首页> 中文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6h】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缘起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心态的内涵及理论分析

2.1概念界定

2.2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

2.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功能定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现状

3.1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方面

3.2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消极方面

3.3 当代大学生消极社会心态成因分析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

4.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培育大学生健康的社会心态

4.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建立社会心态疏导机制

4.3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健康社会心态的良好氛围

4.4 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促进社会心态的培育效果

4.5 合理引导大学生自我社会心态的调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心态的调研

展开▼

摘要

社会心态是社会变化的直接表达和展现,是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窗口。而今,中国正处在经济政治体制深入改革、社会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的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态。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自我发展阶段,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产生社会心态的变化。当前,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表现出以理性爱国、开放包容、努力奋斗等健康社会心态为主流的特征,但也存在浮躁焦虑、迷茫困惑、功利性倾向等不良的社会心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借鉴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展开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社会心态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并努力探寻切实有效的培育方法。
  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社会认知、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环境,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合理引导大学生社会心态的自我调适,促使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总之,大学生群体健康社会心态培育就是要疏导不良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心态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顺利实现社会化创造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