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模拟模型研究
【6h】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模拟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温室小气候模型

1.1 温室温度湿度的模拟

1.2 温室通风的模拟

1.3 温室作物蒸腾的模拟

1.4 防虫网对温室内温度及通风率的影响

2 作物生长模拟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

2 资料获取

2.1 塑料大棚内外小气候数据

2.2 作物蒸腾速率的测量

2.3 作物叶片温度的测量

2.4 作物资料

2.5 作物冠层透光率的测定

3 季节和天气型的划分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模拟模型描述

1 模型的构建思路

1.1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热量和水汽收支描述

1.2 模型构建思路

2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小气候模拟模型

2.1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空气能量平衡模型

2.2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空气质量平衡模型

3 模型检验方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模拟模型中参数的确定及小气候模拟

1 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

1.1 小白菜叶面积指数和叶宽模型

1.2 小白菜叶温统计模型

1.3 小白菜冠层消光系数的确定

1.4 塑料大棚薄膜的透光率统计模型

1.5 塑料大棚内净辐射统计模型

1.6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小白菜蒸腾速率模拟

2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小气候模拟

2.1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空气温度模拟

2.2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模拟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模拟模型的检验

1 小白菜蒸腾模拟模型的检验

2 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模拟模型的检验

2.1 空气温度模拟模型的检验

2.2 空气相对湿度模拟模型的检验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

1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2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单栋塑料大棚是我国南方地区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类型,近年来用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进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的小气候状况直接关系到棚内作物的生长、上市期和产量.由于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属于简易设施,棚内一般没有环境监测仪器。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测模型可以利用棚外气象要素预测棚内小气候状况,因此,是获取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气候信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小白菜生产为研究对象,将大棚内空气热量与质量平衡的理论分析与不同定植期的小白菜生产试验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棚外气象条件--大棚结构--棚内小气候--棚内作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塑料大棚内小气候模拟模型,并进一步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小白菜叶面积指数和叶宽的模拟模型
   根据小白菜生长对光温的反应,综合光温指标--辐热积为预测指标,构建了小白菜叶面积指数(LAI)和叶宽(d)的模拟模型:RTE(tin)={0(tin<Tb)(tin-Tb)/(Tob-Tb)(Tb≤tin<Tob)1(Tob<t<<T)(Tm-tin)/(Tm- Tom)(Tou<tin≤Tm)0(tin>Tm)
   PTEP={?RTE(tm(j))/24}×PAR
   TEP=ΣPTEP
   y=C/(1+ea十b.TEP)
   式中,RTE(ti)为棚内气温tin的相对热效应,PTEP和TEP分别为日辐热积和累计辐热积(MJ.m-2);T、Ta、Tob和Tou分别为小白菜生长下限温度、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和最适温度上限(℃).C为小白菜叶面积指数或叶宽的最大值,a、b为与小白菜有关的参数。小白菜叶面积指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1:1线的R2>0.97,RMSE<0.300m2.m-2,RE<18.0%。小白菜叶宽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1:1线的R2>0.94,RMSE<0.27cm,RE<11.0%.2.建立了塑料大棚塑料薄膜透光率的计算模型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应用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大棚塑料薄膜透光率与太阳高度角(τ)的统计模型:
   τ=0.649+0.254.10-3.2sinpi0.127
   sinβ=sinφ·sinδ+cosφ·cosδ·cos[2π(ω-1)/24]
   sinδ=-sin(π.23.45/180)·cos[2π(Dy+10)/365]
   cosδ=(1-sinδ.cosδ)0s
   式中,β为太阳高度角,φ为地理纬度,δ为太阳赤纬,ω为时角,D,为日序,以1月1日为1,依次排列。塑料薄膜透光率的模拟值与实际值之间1:1线的R、RMSE和RE分别为0.91、1.45%和1。85%.
   3.建立了大棚内净辐射统计模型
   根据试验观测资料,用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棚内净辐射与棚外总辐射之间的统计模型:
   Rn=-5.5143+0.6967.τ.So
   式中,Rn为大棚内净辐射(w.m.2),τ为大棚薄膜透光率(%),So为棚外太阳总辐射(w.m-2).大棚内净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1:1线的R2、RMSE和RE分别为0.96、22.4w·m‘和19.6%.
   4.建立了小白菜叶温的统计模型
   根据大棚内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小白叶温的统计模型:
   Ti=20.38476+0.14778ttn+1.67901×10-2Rn
   式中,T1为小白菜叶温,℃:Rn为棚内净辐射,J·s-1·m-2;tin为棚内气温,℃。小白菜叶温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1:1线的R2、RMSE和RE分别为0.63、1.5℃和5.6%.
   5.确定了不同目数防虫网的流量系数和综合风压系数
   根据不同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小白菜蒸腾实测数据和棚内外的气象数据,应用Penmam-Monteith蒸腾模型,确定了20目、25目和28目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自然通风下的流量系数和综合风压系数。20目、25目和28目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的平均流量系数分别为0.771、0.758和0.736,平均综合风压系数分别为0.33、0.37和0.39.
   6.构建了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小气候模拟模型
   充分考虑作物蒸腾对棚内小气候的反馈作用,根据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以塑料大棚外气象要素(太阳辐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为驱动变量,以塑料大棚结构(容积、表面积、通风窗面积、棚内地表面积)、覆盖材料(塑料薄膜、防虫网)、小白菜(叶宽、叶面积指数)等为参数的塑料大棚内小气候模拟模型:
   qa=qv+qc+qrad-qtran+qs
   dXi,,/dt=[(A/V).E.10-3]+(Gv/V)(Xour-Xin)式中,qa为大棚内温度变化导致的空气能量变化,J/s;qr为自然通风导致大棚内空气能量变化,J/s;qc为通过大棚塑料薄膜的热交换量,J/s;qrad为到达大棚内太阳辐射能导致大棚内的空气能量变化,J/s;qtr为小白菜蒸腾消耗的潜热,J/s;qs为大棚内空气与小白菜之间的显热交换,J/s:xin为大棚内空气绝对湿度,kg.m-3;xout为大棚外空气绝对湿度,kg.m-3,t为时间,s:Gr为大棚自然通风率,m3.s-1;V为大棚容积,m3:A为大棚内地表面积,m2;E为小白菜蒸腾速率,g.m-2·s-1.
   用试验观测数据(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夏季晴天、多云天、阴天蒸腾速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91、0.94,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018g.m-2·s-1、0.014g.m-2·s-1和0.015g.m-2.s-1,相对误差(RE)分别为14.27%、18.05%和15.80%;对夏季晴天、多云天、阴天棚内空气温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93和0.92,RMSE分别为1.6、1.5和1.2℃,RE分别为5.6%、5.5%和4.5%;对夏季晴天、多云天、阴天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1:1线的R2分别为0.89、0.88和0.80,RMSE分别为4.4%、4.6%和4.0%,RE分别为5.4%、5.5%和4.4%.
   本研究建立的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小气候模拟模型,以大棚外气象因子为驱动变量,以大棚结构、地理位置和作物等为参数,预测防虫网覆盖塑料大棚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模型预测精度高,机理性强,实用性强,为我国该类塑料大棚内温湿度预测、大棚结构优化和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