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探究——以中国新闻奖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为例
【6h】

中美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探究——以中国新闻奖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美新闻奖研究综述

二、灾难新闻及灾难新闻摄影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美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内容的差异

第一节 选题倾向的差异

一、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以中立态度为主

二、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以肯定态度为主

第二节 题材内容的差异

一、美国灾难类题材比重大,中国相对较少

二、美国以暴力事件为主,中国以自然灾害为主

三、普利策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重视深度内容

四、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重视及时内容

第三节 内容影响深度的差异

一、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多见血腥画面

二、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多见人文关怀

第三章 中美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艺术形式的差异

第一节 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一、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语言表达方式:直白

二、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语言表达形式:含蓄

第二节 摄影技巧差异

一、光影的差异:美国更丰富,中国更简洁

二、时效、瞬间性的差异:美国较强,中国较弱

三、镜头的差异:美国多使用长焦、广角镜头,中国多使用标准镜头

第三节 图片报道形式的差异:美国多使用组照,中国多使用单幅照片

第四章 中美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差异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不同文化的影响

一、文化对传媒制度的影响

二、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理念对灾难新闻摄影的影响

一、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

二、新闻传播机制的影响

三、新闻摄影记者审美取向的影响

第三节 新闻评奖机制对灾难类新闻摄影的影响

一、中美新闻奖评选制度

二、中美新闻奖评选标准

三、评选制度和标准对灾难新闻摄影的影响

第五章 中美灾难新闻摄影比较给中国新闻摄影的启示

第一节 准确定位灾难新闻摄影

第二节 加强深度报道

第三节 提高摄影记者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灾难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新闻摄影作为灾难信息传播的的手段,突破了语言的障碍,使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可以共享。灾难新闻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客观记录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具备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发挥着记录灾难、弘扬人性、抨击罪恶的多种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纪录灾难发生的真实情境。
  近年来,中国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已转型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中美灾难新闻摄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两国新闻价值、新闻理念等不同原因而导致。鉴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在中美两国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本文对两大奖项中的灾难新闻摄影作品进行解读,以两大新闻赛事从1990到2014年这24年的灾难新闻摄影作品为样本,参考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摄影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异之处和差距。并探索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以期对中国灾难新闻摄影的发展有所借鉴,最后力求中国灾难新闻摄影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一定的突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