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性指导下中药独活与延胡索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抑瘤作用研究
【6h】

活性指导下中药独活与延胡索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抑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1前言

2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3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4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研究

5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6前期工作基础及本课题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中药独活抗肿瘤有效单体的提取、分离及其作用研究

第一节中药独活抗肿瘤有效单体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第二节甲氧基欧芹素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第三节甲氧基欧芹素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第四节甲氧基欧芹素对人胃癌细胞MKN28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

小结

第三部分中药延胡索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其作用研究

第一节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

第二节延胡索总生物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小结

文献综述中药独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学习及工作经历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抗肿瘤治疗的手段中,药物治疗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的方向,主要是化疗药物的个体化运用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制,然而这些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药物作用靶点的单一性及其昂贵的费用等,是其发展的瓶颈。中医药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并有着广袤的药用资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药物中的香豆素、生物碱等化合物均被证实具有显著而独特的抗肿瘤活性。从中医药中寻找和挖掘高效、低毒、广谱、廉价的抗肿瘤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也是中医药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中药独活抗肿瘤有效单体的提取、分离及其作用研究 目的:提取分离并鉴定中药独活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考察其活性单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及波谱分析等方法从中药独活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其抗肿瘤活性单体物质;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考察该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运用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考察该单体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KN28、MKN45的放射增敏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考察该化合物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 结果: 1.从中药独活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甲氧基欧芹素、二十四烷酸、二氢欧山芹素、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其中甲氧基欧芹素为其抗肿瘤活性的主要物质。 2.甲氧基欧芹素对不同组织来源的10种人源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在17.35~34.40μg/ml。 3.甲氧基欧芹素10μg/ml预处理24h对人胃癌细胞系MKN28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SERD0=1.137。而对MKN45细胞无增敏作用。 4.甲氧基欧芹素10μg/ml预处理24h后放射治疗人胃癌MKN28细胞,可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减少S期细胞比例;甲氧基欧芹素可增加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并提高放射引起的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放射处理后的极早期,甲氧基欧芹素可下调细胞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 结论:甲氧基欧芹素是中药独活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体外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并对人胃癌细胞MKN28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提高细胞内ROS水平以及下调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BRCA1 mRNA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第三部分中药延胡索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其作用研究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延胡索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考察该有效部位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应用系统溶剂法中药延胡索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其抗肿瘤活性部位;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考察该有效部位的体外抗肿瘤作用;运用运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考察该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结果: 1.从中药延胡索中提取分离出其主要抗肿瘤有效部位--延胡索总生物碱。 2.延胡索总生物碱对不同组织来源的10种人源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在18.39~40.24μg/ml。 3.延胡索总生物碱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将HepG2细胞阻滞在S期,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IC50浓度延胡索总碱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24或48h后,15种miRNAs均被检测到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尤以1et-7a表达的上调和miR-221、miR-222表达的下调较为突出。 结论:延胡索总生物碱是中药延胡索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体外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改变HepG2细胞miRNA表达谱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