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基于深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
【6h】

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基于深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定义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投资者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战略投资者的定义

2.1.2 战略投资者的分类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生命周期理论

2.2.2协同效应理论

2.2.3管理效率理论

2.2.4市场势力理论

2.3相关文献综述

2.3.1关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动机的文献综述

2.3.2关于企业选择战略投资者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3.3引入战略投资者经济后果的文献综述

2.3.4文献综述小结

3 股份制商业银行选择不同战略投资者的理论分析

3.1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性分析

3.1.1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压力分析

3.1.2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动力分析

3.2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选择不同战略投资者的因素分析

3.2.1不同战略目标对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影响分析

3.2.2不同生命周期对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影响分析

3.2.3不同战略发展瓶颈对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影响分析

3.3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及经济后果

3.3.1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的动机

3.3.2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的效果

3.4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产业型战略投资者及经济后果

3.4.1引入产业型战略投资者的动机

3.4.2引入产业型战略投资者的效果

4 案例公司的选择分析

4.1 引入战略投资者案例的选取——深发展银行案例

4.2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4.2.1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4.2.2 深发展银行发展阶段介绍

5 深发展银行引入新桥资本的案例分析

5.1成长阶段的战略目标

5.2战略瓶颈分析

5.2.1公司治理不完善

5.2.2深发展经营状况日益恶化

5.3引入新桥资本的动机

5.3.1引入新桥资本有助于深发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5.3.2引入新桥资本有助于改善经营活动

5.4深发展引入新桥资本的过程

5.4.1优化股权结构和性质

5.4.2扩大董事会规模

5.4.3引入明星管理团队

5.5引入新桥资本的经济后果分析

5.5.1代理成本控制分析

5.5.2经营绩效分析

5.5.3市场绩效分析

6 深发展银行引入中国平安的案例分析

6.1成熟阶段的战略目标

6.2 战略瓶颈分析

6.2.1规模扩张陷入瓶颈

6.2.2缺乏外部资本注入

6.2.3原有大股东的退出压力

6.3引入中国平安的动机

6.3.1引入中国平安获取规模协同效应

6.3.2引入中国平安注入资本

6.3.3借助中国平安金融集团平台优势

6.4深发展引入中国平安的过程

6.4.1实际控制人变更

6.4.2定向增发注入资本

6.4.3吸收合并平安银行

6.5引入中国平安的经济后果分析

6.5.1业务影响分析

6.5.2经营绩效分析

6.5.3市场绩效分析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结论与建议

7.2不足与未来研究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战略投资者的概念首次被引入我国资本市场是在1999年7月28日,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的通知》提及了这一概念。而在这之后,首钢成为了中国首家率先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自2005年起,银行业的上市高潮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发展。现阶段,我国PE、产业并购基金等股权投资的遍地开花更是将我国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个话题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战略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战略投资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因此选择研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案例有其必要性以及现实作用。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管理效率理论以及市场势力理论为基础,对企业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影响因素、引入战略投资者行为的动机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形成了相应的文献评述。在接下来的理论机理部分,本文分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从而论证了引入战略投资的重要性。然后,本文从银行的战略目标、生命周期、战略发展瓶颈三个维度分析了其对选择不同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最后,本文分别论证了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和产业型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和效果。 本文尝试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从深发展(现更名为平安银行)2004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新桥资本、2010年引入产业型战略投资者——中国平安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案例分析发现:新桥资本利用自身丰富的治理经验和管理优势帮助深发展银行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充分挖掘其内部发展潜力。但由于新桥资本财务投资的目的,存在一些短视行为,不利于深发展长期发展。中国平安则借助自身强大的产业资源帮助深发展银行扩张业务,且中国平安很注重深发展银行的盈利的成长性和安全性,利于深发展银行的长远发展。从财务绩效和长短期市场绩效分析的结果同样证实了上述观点。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适合处于成长阶段的商业银行,能帮助其突破内部制度水平不足和业务经验缺乏的战略瓶颈,迅速做大做强。第二、引产业型战略投资者适合处于成熟阶段的商业银行,能帮助其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降低营运风险,稳步扩张业务。第三、引入财务型战略投资者时应谨慎考虑到其可能的短视行为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或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