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及与糖化血红蛋白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6h】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及与糖化血红蛋白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宁波市某石化企业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调查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A)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 考 文 献

第二部分(B)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一项前瞻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1.概述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流行病学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可能发病机制

5.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宁波市某石化企业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分析B超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情况,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宁波市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8773例员工资料及B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检出NAFLD患者2116例,患病率24.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8.0%;女性患病率为15.5%。男性NAFLD的患病率较女性NAFLD的患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χ2=161.688,P<0.001)。其中20~岁组、30~岁组、40~岁组、50~岁组、60~岁组、70岁及以上组患病率分别为7.2%、24.2%、25.6%、29.1%、30.8%、24.8%,不同年龄组NAFLD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NAFL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明显,且70岁后有下降,而女性NAFL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尤其50岁后增速明显。在6648例非肥胖人群中,共检出NAFLD患者1000例,患病率为15.0%,低于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52.5%(1116/2125),明显高于非肥胖组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910,P<0.001);非肥胖人群中,其中男性NAFLD患病率(18.5%)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7.3%)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79,P<0.001),男性NAFLD的患病高峰年龄为40~69岁,而女性NAFLD的患病率50岁后开始增速后基本保持不变。
  结论:不论肥胖和非肥胖人群NAFLD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高,70岁后患病率有下降,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NAFLD;肥胖人群中的NAFLD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人群。
  第二部分(A)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
  方法:调查符合研究条件的4127名年龄45岁及以上的宁波市某石化企业在职和退休员工,测定其腰围、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谷氨酰转肽酶、HbA1c和上腹部B超检查结果。按HbA1c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分为Q1组为≤5.19%, Q2组为>5.19%~≤5.4%,Q3组为>5.4%~≤5.6%,Q4组为>5.6%组,分析各组的NAFLD患病率情况及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NAFLD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NAFLD患病率26.6%,其中男性31.9%、女性21%,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有统计学意义;Q1、Q2、Q3、Q4组N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18.5%、22.8%、25.6%、38.1%,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NAFLD的患病率逐渐升高;1123例NAFLD患者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均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递增;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NAFLD患病危险因素相关(OR=1.67,95%CI:1.15~2.43,P=0.007)。
  结论: HbA1c是NAFLD患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且两者都与血脂代谢紊乱联系紧密。
  第二部分(B)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一项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1c)对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的影响。
  方法:以2012年3月开展的HbA1c和NAFLD间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研究队列,获取基线调查对象资料,并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及2015年3月进行三次随访。排除基线期患有NAFLD者,以及因搬迁、死亡等原因造成的失访者后,共有2811名调查对象被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测。连续性变量比较釆用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分类资料率的检验釆用卡方检验。釆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因素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2811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8.2±9.8岁,男性1664名,女性1147名。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组的年龄、腰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均高于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组NAFLD发病率(25.4%)高于正常组(14.9%);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三次随访间隔期内,新发NAFLD病例440例,男285例,女性155例,累积发病率为15.7%(440/2811)。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升高的HbA1c发生NAFLD的风险较高(HR=1.796,95%CI:1.335~2.418,P=0.000),校正性别、年龄、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因素后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是 NAFLD发病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HR=1.580,95.0% CI1.161-2.152,P=0.004)
  结论:HbA1c升高NAFLD的发病风险会增加。
  第三部分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流行病学关系。
  方法:调查符合研究条件的5159名年龄45岁及以上的宁波市某石化企业在职和退休员工,测定其腰围、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肝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腹部B超检查和利用“C-13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结果。
  结果: NAFLD患病率27.7%;其中男性NAFLD患病率为32.5%,女性NAFLD患病率为19.9%男性NAFLD的患病率较女性高有统计学意义(χ2=95.565,P=0.000)。NAFLD组中 Hp感染率为53.6%,对照组中 Hp感染率为49.4%,NAFLD组中 Hp感染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P=0.006);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高三酰甘油血症、体质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是NAFL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p与NAFLD未发现相关性(OR=1.09,95%CI:0.94~1.27,P=0.257)。
  结论: Hp感染与中老年人NAFLD之间未见有显著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