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儒家的修身思想对中国古代官员治理的影响——以清代为例
【6h】

论儒家的修身思想对中国古代官员治理的影响——以清代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定性及内涵

(一) 修身思想的定性

1.修身的主体

2.修身的客体

3.修身的宗旨

二、修身思想与官员治理的相关性

(一) 修身思想是吏治法律的理论基础

(二) 修身的思想渗透于官员为官阶段的立法体现

1.入仕阶段

2.为官阶段

3.致仕阶段

(三) 修身思想对官员治理的自律影响——官箴文化

1.修身思想与官箴的相关性

2.修身通过官箴对官员自治产生的作用

三、修身思想对古代官员治理之评价及其对现今官员治理之借鉴

(一) 修身思想对古代官员治理的评价

1.修身思想设计的对古代官员治理的合理因素

2.修身思想在具体实施上的弱化和原因

(二) 修身思想对现今官员治理的借鉴意义

1.借鉴的必要性

2.融入现代法治社会官员治理的可能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性质上是一种为政思想,以礼为核心,尊崇孝道,要求官员既修形也修心,既注重外在形态与仪态,克己复礼;又注重内心的修养,抑欲正心,轻利重义,舍生取义。修身思想渗透到吏治法律中,在制度层面上确定和落实对官员的修身要求,同时又在思想层面上为官员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促使官员自治文化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官员修身的程度直接影响吏治的状态,修身思想对中国古代官员的治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