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h】

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2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3本研究课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义、内容、原则及意义

2.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2.3.1教育性原则

2.3.2全体性原则

2.3.3差异性原则

2.3.4主体性原则

2.3.5整体性原则

2.3.6保密性原则

2.4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4.1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4.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4.3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目前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分析

3.1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3.2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以心理障碍的个别咨询为主

3.3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知识背景参差不齐

3.4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心

3.4.1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心理问题

3.4.2师生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

3.4.3人格特征方面的心理问题

3.5班主任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

3.5.1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3.5.2学校德育工作等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3.5.3心理咨询是为了应付检查

3.6班主任开展心理咨询现状调查与分析

3.6.1班主任开展心理咨询现状调查

3.6.2现状原因分析

4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师比较性研究

4.1班主任工作任务、内容、职责、意义

4.1.1班主任的任务

4.1.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4.1.3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4.1.4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4.2心理咨询师的定义、条件、要求和职业道德

4.2.1心理咨询师的定义

4.2.2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和要求

4.2.3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4.3心理咨询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区别

4.3.1工作依据上的冲突

4.3.2工作重心上的冲突

4.3.3工作原则上的冲突

4.4班主任与心理咨询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5应对措施

5.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培训,加快促进班主任角色转换

5.1.1促进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5.1.2促进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5.1.3促进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5.1.4促进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5.1.5促进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5.1.6促进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5.1.7促进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5.1.8促进班主任角色由时代型向未来型转换

5.2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5.3建立专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5.4合理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

5.5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将对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与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愈来愈受到广大学校领导、班主任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也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在探索和开展这项工作,并做了大量的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尤其是学校的班主任更是充分利用班集体组织这一得力阵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此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我们仍能发现不少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感到困惑,部分班主任身上仍存在着种种不良的现象,使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针对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走社会化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同时阐明了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处理的原则及班主任本身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状况,结合班主任工作开展心理辅导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建立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咨询的新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