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D40分子在人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CD40信号对宫颈癌细胞株SiHa体外的生物学效应
【6h】

CD40分子在人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CD40信号对宫颈癌细胞株SiHa体外的生物学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表

声明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CD40及其相关分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部分 激发型CD40单抗对宫颈癌细胞株SiHa体外增殖和化学药物敏感性的作用

结论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交流

致谢

展开▼

摘要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近几年国内外报道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年轻化的倾向,35岁以下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对宫颈癌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寻求更敏感的宫颈癌早期诊断、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非常必要。 CD40是分子量48KD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于许多类型细胞中,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以及一系列肿瘤细胞。CD4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CD40分子的配体CD40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辅助(Th)细胞。CD40L/CD40相互作用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过程中主要的协同刺激信号。大量研究表明,CD40分子可以介导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分泌及其类型转换、树突状细胞的激发及分化成熟,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改变,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等。这表明CD40是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分子。 本研究主要探讨CD40及其相关分子在宫颈癌组织上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讨论宫颈癌细胞株SiHah表达CD40及其生物学影响;CD40对用于宫颈癌治疗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期望寻找宫颈癌肿瘤个性化免疫治疗的新方案。 一、CD40及其相关分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HPV16/18E6、p16INK4a、VEGF、CD34分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D4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9例宫颈组织标本切片(包括正常子宫颈组织38例,慢性宫颈炎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6例,CINⅡ级39例,CINⅢ级27例,宫颈鳞状上皮癌56例)检测CD40分子的表达;同时检测了HPV16/18E6、p16INK4a、VEGF、CD34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0分子在正常宫颈组织、慢性宫颈炎组织和CINⅠ~Ⅱ上不表达或弱表达,而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上表达明显增加,阳性率分别达55.55%和67.86%,差异有显著性(p<0.01)。CD40分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FIGO临床分期(r=0.05,p>0.05)、病理分级(r=—0.12,p>0.05)无相关性,而与肿瘤肌层浸润深度(r=0.44,p<0.01)、有无淋巴转移(r=0.30,p<0.05)有明显的相关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E6、p16INK4a、VEGF分子表达均较正常组织高(78.60、80.36%、87.50%)。CD34MVD在宫颈癌组织上表达为27.02±10.68,明显较其它各组增高(p<0.001)。HPV16/18—E6阳性表达的宫颈CINⅡ~Ⅲ组织中,P16INK4a表达阳性者占90.47%,HPV16/18—E6阳性表达的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表达阳性达97.72%,因此P16INK4a在宫颈CINⅡ~Ⅲ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和HPV16/18—E6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r=0.362,p<0.05;r=0.837,p<0.01)。CD40分子的表达和P16INK4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1);和HPV16/18—E6、VEGF以及CD34MVD的表达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57,p<0.01;r=0.32,p<0.05;r=0.37,p<0.05)。结论:CD40可作为宫颈癌诊断、预后和淋巴结转移评估的客观指标。CD40分子表达与抑癌基因p16INK4a、HPV16/18—E6以及VEGF和CD34MVD的表达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由此提示CD40分子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型CD40单抗对宫颈癌细胞株体外增殖和化学药物敏感性的作用目的:研究CD40分子激发对宫颈癌细胞SiHa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细胞SiHa上CD40分子的表达,MTT法检测CD40单抗(5C11)联合化疗药物对SiHa细胞的作用,PI染色检测SiHa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Ⅴ—PI法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PCR方法分析单抗5C11作用SiHa细胞后凋亡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宫颈癌SiHa细胞表面CD40表达率为96.0%,SiHa细胞经5C11作用后出现G2/M期阻滞,5C11和化疗药物盐酸吉西他滨(Gemcitabin)各自抑制细胞生长作用不明显,但两者联合能显著抑制SiHa的生长和促进凋亡。SiHa细胞在和5C11作用24小时后,抗调亡基因BCL—XL的表达明显下调,促调亡基因BAX的上调作用不明显。结论:CD40分子通过介导G2/M期阻滞和调节凋亡基因表达水平增加SiHa细胞对肿瘤化疗药物盐酸吉西他滨敏感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