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力资本差异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浙江和江西两省的比较
【6h】

人力资本差异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浙江和江西两省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镇化(城市化)发展相关研究

1.2.2 人力资本相关研究

1.2.3 关于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2 文章结构

1.4 文章的创新及不足

1.4.1 文章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4.2 文章存在的不足

2 人力资本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人力资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人力资本的概念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3 基于人均受教育年限法的人力资本测度

2.2 新型城镇化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2.2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2.2.3 基于多因素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

2.3 基于人力资本溢出模型的新型城镇化解释

3 人力资本差异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的关系

3.1 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路径

3.1.1 路径一:经济增长

3.1.2 路径二:产业集群及结构优化

3.1.3 路径三:Human capital的集聚效应

3.1.4 路径四:市民化

3.2 人力资本差异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关系

3.2.1 人力资本差异

3.2.2 基于人力资本差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差异

3.3 小结

4 浙江、江西两省人力资本差异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比较

4.1 浙江、江西两省人力资本差异

4.1.1 人力资本存量差异

4.1.2 人力资本产业配置结构差异

4.2 浙江、江西两省新型城镇化差异

4.2.1 城镇化水平差异

4.2.2 新型城镇化模式差异

4.3 浙江、江西两省人力资本差异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关系

4.3.1 Human capital差异与新型城镇化模式

4.3.2 人力资本结构差异与新型城镇化模式

4.4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区域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均存在差异

5.1.2 区域城镇化水平及模式均存在差异

5.1.3 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创新模式

5.2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

5.2.1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5.2.2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全球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备受全球瞩目。区别于传统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人,基础是产业配置结构,关键在于市民化,前提是经济增长水平。因此实现人力资本水平及其产业配置结构的提升与优化,直接关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国内外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非常丰富,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旨在寻找我国新型城镇化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从人力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出发,重点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从人力资本的纵向和横向两条线出发,纵向主要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纵向研究主要从四条路径出发,深刻剖析内部机理;横向层面主要从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结构差异出发,探究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结构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的匹配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本文选取了浙江和江西两省进行比较,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对浙江和江西的比较,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展开。纵向层面通过相关数据的整理及处理,对人力资本总存量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判定,分析数据后反映的两省间存量差异的问题,江西省在人力资本存量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方面均低于浙江省,并且新型城镇化增速不及浙江省。横向层面通过对浙江和江西两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对比,以特色小镇模式闻名的浙江与以赣江新区建设的江西,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上存在差异,但是两种发展模式也存在相同之处,通过对异同进行比较,对我省赣江新区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阐述新区建设的可行性。
  文章最后,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以人力资本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须做到人力资本产业配置结构与城镇化发展模式匹配两条线作为结论的两方面,并且对以赣江新区为代表的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