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6h】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梅贻琦和清华大学

一、梅贻琦生平简介

二、清华大学发展历程简介

第二章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一、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的背景

二、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的过程

第三章 梅贻琦“教授治校”思想与实践

一、“教授治校”的含义、渊源与在中国的产生

二、梅贻琦“教授治校”的思想及其实施

三、梅贻琦“教授治校”思想的评价

第四章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通才教育”思想概述

二、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实践

第五章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教授治校”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二、“通才教育”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梅贻琦是我国近现代十分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清华大学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坎坷曲折的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长达四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使他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教育理念,不仅带动了清华大学的崛起,也使得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大学逐渐走向世界。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深受当时国内外背景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产生具有某种必然性。现如今我们研究梅贻琦先生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意义等,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深刻认识,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亦可以有深刻的领会和把握,同时对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可以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梅贻琦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学术意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深刻研究与思考。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主要分五章,宏观上对梅贻琦先生“教授治校”和“通才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内容、启示与价值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
  第一章主要是对梅贻琦与清华大学的简单介绍,一方面介绍了梅贻琦先生的祖籍,成长和求学历程,以及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等事迹;另一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再到后面的清华大学,最后到两岸的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第二章一方面主要对梅贻琦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阐述,主要研究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自觉接受当时我国和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影响的个体因素。另一方面本文也研究了梅贻琦高等教育思想发展的过程,大致分成抗日战争时期前,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之后三个阶段。
  第三章一方面主要研究了梅贻琦“教授治校”思想的含义、渊源以及在中国的产生;另一方面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梅贻琦的“教授治校”思想的实践过程;最后还对他的“教授治校”思想进行了评价。
  “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本章一方面主要研究了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的含义、渊源以及在中国的产生;另一方面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最后还对他的“通才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
  第五章分别研究的是梅贻琦“教授治校”和“通才教育”思想对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总之,梅贻琦本人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高尚的道德以及他对清华大学的贡献,加之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成功在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册上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