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6h】

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测设备、检测试剂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PTT、eE2与高血压的关系

3.2 PTT浓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3.3 RHI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PTT浓度与高血压

4.2 PTT浓度与肥胖、糖尿病

4.3 吸烟对PTT浓度的影响

4.4 PTT浓度与血管内皮功能

4.5 RHI与心血管事件

4.6 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背景:一直以来,男性高血压病及其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都呈现出早发、多发趋势。有研究认为内源性睾酮缺乏与男性高血压、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及病程进展都密切相关,内源性睾酮缺乏成为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同时,Endo-PAT2000无创外周动脉张力测定技术所测定的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是准确评价血管内皮功能、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可靠指标。
  目的:观察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浓度变化;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间的关系。
  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05月至2013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88例男性高血压患者,按患者的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n=24例)、高血压2级(n=42例)、高血压3级(n=122例),年龄分别为58.83±12.14岁、59.64±11.21岁、59.39±11.32岁,同时依据所测总睾酮浓度值取中位数(12.94nmol/L)将男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睾酮组和高睾酮组;同期连续纳入31例,年龄58.19±8.24岁的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分别记录所纳入研究对象的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既往史及药物服用情况;检测血浆总睾酮浓度、雌二醇浓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血液指标;采用Endo-PAT2000无创外周动脉张力测定技术进行反应性充血指数测定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结果:(1)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雌二醇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男性[13.72±4.93nmol/lVS18.39±3.02nmol/l,P<0.01]、[121.88±48.41pmol/lVS158.29±50.24pmol/l,P<0.01];且随着高血压分级递增(对照组、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血浆总睾酮浓度随之下降[18.39±3.02nmol/l VS16.62±5.21nmol/lVS14.11±4.31nmol/l VS13.02±4.88nmol/l,P<0.01];高血压各组间雌二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总睾酮浓度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总睾酮浓度与体重指数(r=-0.272,P<0.01)、空腹血糖(r=-0.211,P<0.01)、lghs-CRP(r=-0.282,P<0.01)、lgTG(r=-0.164,P<0.05)、吸烟(r=-0.160,P<0.05)、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r=-0.147,P<0.05)呈负相关;血浆总睾酮浓度与雌二醇(r=0.330,P<0.01)、高密度脂蛋白(r=0.208,P<0.01)、同型半胱氨酸(r=0.147,P<0.05)、利尿剂(r=0.220, P<0.05)呈正相关。同时,血浆总睾酮浓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浆总睾酮浓度与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分级和空腹血糖呈线性相关。
  随着血浆总睾酮浓度降低,反应性充血指数则随之减小[1.77±0.42VS1.59±0.39,P<0.01]。反应性充血指数与各临床指标的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反应性充血指数与总睾酮浓度[r=0.222,P<0.01]呈正相关,与lghs-CRP[r=-0.283,P<0.01]、既往心脑血管事件[r=-0.258,P<0.01]呈负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反应性充血指数与 lghs-CRP、心血管事件、血浆总睾酮呈线性相关。
  结论: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浓度降低,且随着高血压分级递增而逐渐降低。反应性充血指数随着内源性总睾酮浓度下降而减小且两者间呈线性相关,提示内源性睾酮缺乏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反应性充血指数与男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呈负相关,提示血管内皮损伤伴有更多的高血压血管事件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