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箭头蜂窝夹层式军车装甲的防弹分析与优化
【6h】

双箭头蜂窝夹层式军车装甲的防弹分析与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双箭头蜂窝研究现状

1.2.2 多孔材料与夹层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研究方法和理论

2.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研究方法

2.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研究有限元理论

2.2.1 有限元法

2.2.2 有限元软件

2.2.3 中心差分法

2.2.4 单元、材料的选择

2.3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研究优化理论

2.3.1 响应面法

2.3.2 选取实验设计点

2.3.3 建立响应面模型

2.3.4 优化算法

2.4 本章小结

3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模型

3.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物理模型

3.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有限元模型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子弹侵彻过程与防弹性能研究

4.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子弹侵彻过程

4.1.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子弹侵彻过程分析

4.1.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和六边形蜂窝夹层板子弹侵彻过程比较

4.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

4.2.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抗侵彻性能指标与计算方法

4.2.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与六边形蜂窝夹层板抗侵彻性能比较

4.2.3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与六边形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参数分析

5.1 引言

5.2 宏观参数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2.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厚度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2.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面板厚度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2.3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核芯相对密度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3 细观参数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3.1 双箭头蜂窝胞元中两个箭头顶角间的距离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3.2 双箭头蜂窝胞元最长斜边长度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3.3 双箭头蜂窝胞元最长斜边与垂直方向所夹锐角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

5.4 宏观参数和细观参数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优化

6.1 引言

6.2 整体优化

6.3 分步优化

6.3.1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宏观参数优化

6.3.2 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细观参数优化

6.4 整体优化与分步优化结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提高军车的安全性对降低人员伤亡率,保护战备物资具有重要的作用。军车装甲要求具有良好的防弹性能以及较轻的质量,因此,本文将双箭头蜂窝夹层板作为军车装甲,研究了子弹侵彻军车装甲的过程,对它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分析与优化,以探索改进军车装甲安全性能。
  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双箭头蜂窝夹层板防弹性能所采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引入六边形蜂窝夹层板,以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的抗侵彻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提出了子弹侵彻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和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对照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子弹侵彻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和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过程,确定夹层板的核芯在子弹侵彻过程中起主要吸能作用。同时发现,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的抗侵彻性能明显优于六边形蜂窝夹层板,这是因为双箭头蜂窝夹层板核芯的截面在单位面积中有更多的双箭头蜂窝胞元,可以更好地通过胞元胞壁拉伸变形将承受的子弹作用力传递到距离与子弹接触部位较远的地方;且双箭头蜂窝胞元具有负泊松比效应,使双箭头蜂窝胞元材料聚集在与子弹接触部位附近,有效降低了子弹作用力。接着,本文将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的参数分为宏观参数与细观参数两类进行参数分析。在宏观参数中,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的厚度、面板厚度与核芯相对密度与其弹道极限均呈正相关关系。在细观参数中,双箭头蜂窝胞元两个箭头顶角间的距离与其弹道极限呈负相关关系。双箭头蜂窝胞元最长斜边与垂直方向所夹锐角和双箭头蜂窝胞元最长斜边长度对弹道极限的影响均为非单调。在本文参数取值范围内,存在一个双箭头蜂窝胞元最长斜边与垂直方向所夹锐角值或双箭头蜂窝胞元最长斜边长度值,使双箭头蜂窝夹层板的弹道极限最大。本文还分析了宏观参数和细观参数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的影响机理。最后,本文以提高双箭头蜂窝夹层板弹道极限、降低双箭头蜂窝夹层板质量为目标,分别采用考虑所有参数的整体优化和先考虑宏观参数后考虑细观参数的分步优化两种优化方式对双箭头蜂窝夹层板进行优化,发现采用第二种优化方式得到的结果优于采用第一种优化方式得到的结果。本文对军车装甲防弹性能的研究与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