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工作特性模型的先进制造技术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6h】

基于工作特性模型的先进制造技术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研究目的

1.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研究对象及方法

1.2.2研究工具

1.2.3研究内容

1.2.4技术路线

1.3主要创新点

2 AMT实施效果测量体系与研究模型设计

2.1 AMT概念界定

2.2 AMT实施效果测量体系研究述评

2.2.1文献回顾与维度归纳

2.2.2案例分析

2.3工作特性影响AMT实施效果的研究模型设计

2.3.1工作特性影响AMT实施效果的中间变量——员工满意

2.3.2研究模型设计

3 AMT工作特性测量体系与研究假设建立

3.1工作特性模式研究述评

3.1.1以Hackman和Oldham为代表的工作特性模式

3.1.2以Wall和Jackson为代表的AMT工作特性模式

3.2 AMT工作特性维度归纳与假设建立

3.2.1AMT工作特性维度归纳

3.2.2 AMT工作特性、员工满意与AMT实施效果之间的假设建立

4 AMT实施效果和工作特性量表设计与检验

4.1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4.1.1预试数据概况

4.1.2实测数据概况

4.2 AMT实施效果量表设计与检验

4.2.1 AMT实施效果变量操作定义与衡量方法

4.2.2初始量表的生成与检验

4.2.3正式量表的检验

4.3 AMT工作特性量表设计与检验

4.3.1 AMT工作特性变量操作定义与衡量方法

4.3.2初始量表的生成与修正

4.3.3正式量表的检验

5工作特性影响AMT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与讨论

5.1实测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5.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5.3.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2模型修正与比较分析

5.3.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正式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获得制造效益和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和实施了AMT。随着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推广,以MRP/MRP Ⅱ/FMS/JIT/CIMS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AMT)被我国企业大量引入。然而,技术的实施使员工面临工作流程、作业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工作设计,可能会阻碍员工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适应程度,使AMT的实施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作为影响AMT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特性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研究工作特性因素对AMT实施效果的影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工作特性因素与AMT实施效果的关系。通过文献总结、专家访谈、企业调研等形式将工作特性因素归纳为工作自主性、工作责任、工作复杂性和工作重要性四个维度,进一步设计一套适合中国企业实情的工作特性测量量表,通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研对量表进行检验,最终确定该量表包括14个题项。同时,将AMT实施效果归纳为操作效益、竞争效益两个方面,开发了包括13个题项的AMT实施效果量表。 通过对2005年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参会(沈阳)参展企业的大规模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作特性因素对AMT实施效果的影响。应用LISREL8.70,构建了“工作特性→员工满意→AMT实施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工作责任和工作重要性对员工满意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2)在实施AMT过程中,存在着“员工满意→操作绩效→竞争绩效”的路径关系。 本研究的结论为制造企业通过合理的设计工作,来提高员工满意、获得操作绩效,并最终获得竞争绩效提供依据和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