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LCγ2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研究及典型牙髓疾病临床病例报告
【6h】

PLCγ2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研究及典型牙髓疾病临床病例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和器械

2.实验方法

2.1 建立小鼠慢性根尖周炎病损模型

2.2 制备冰冻切片

2.3 HE染色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5 酶组织化学染色

2.6 统计分析

结果

1.HE染色结果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4.PLCγ2及破骨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病例报告

参考文献

综述:PLCγ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野生型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研究PLCγ2在小鼠实验性根尖周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进而探讨PLCγ2在根尖周炎中的作用。
  方法:选用20只6周龄健康C57BL/6L野生型雄性小鼠,采用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术后将髓腔暴露于口腔环境的方法建立小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分别于开髓后0、1、2、3和4周各随机处死4只小鼠,分离下颌骨。制作冰冻切片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根尖组织炎症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LCγ2的表达与分布情况;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根尖组织炎症区域破骨细胞的表达,以及PLCγ2的表达与破骨细胞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1.HE染色结果
  HE染色的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0周)根尖周组织的牙周膜纤维未发生明显改变,偶有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周可见根尖周组织出现小范围的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膜少量增宽,此时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术后2周,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为主,范围较第一周逐渐增大,开始出现牙槽骨的吸收;术后3、4周,炎性细胞浸润进一步加重,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牙槽骨吸收范围继续扩大。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LCγ2的阳性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染成深褐色,在小鼠的根尖周炎的0周到4周都有表达,并随着炎症细胞浸润范围和牙槽骨吸收范围的增大而增多。正常对照组(0周)根尖周组织中仅有少量PLCγ2的阳性表达。术后1周到4周,小鼠根尖周的炎症区域的中央和周边都可以见到PLCγ2阳性表达,主要位于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的细胞核中,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也有部分表达。在1、2、3、4周时由于炎症细胞浸润范围的逐渐扩大,PLCγ2阳性表达也随之增长,阳性细胞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可见根尖骨破坏血管周围及根分叉区域的PLCγ2阳性表达也有所增多。
  3.PLCγ2及破骨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小鼠根尖周组织病变发展过程中TRAP染色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0周)根尖牙周组织中几乎不能观察到破骨细胞;术后1周,可观察到少量的经TRAP染色后细胞胞浆呈酒红色的多核破骨细胞;术后2周,破骨细胞的数量持续增加;术后3周,破骨细胞数量达到峰值;术后4周时,可以观察到破骨细胞数量有所减少。TRAP阳性细胞计数值和PLCγ2阳性细胞计数之间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显著相关性(r=0.627,P<0.001)。
  结论:PLCγ2在小鼠根尖周炎性组织中的表达量随着炎性浸润范围的扩大而增加,且与破骨细胞的表达量有显著相关性,揭示其可能与根尖周炎症反应和骨吸收作用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