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眩晕的流行病学及前庭神经元炎的精准诊治研究
【6h】

眩晕的流行病学及前庭神经元炎的精准诊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眩晕的流行病学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前庭功能检测主要仪器及试验方法

4.各疾病诊断标准

(二)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前庭神经元炎的精准诊治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治疗方案

(二)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1.均衡性比较

2.入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前庭功能结果分析

3.治疗1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分析

4.随访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分析

(四)个案分析

(五)讨论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三、综述:前庭神经元炎的诊治与航空医学鉴定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眩晕的流行病学研究;二是前庭神经元炎的精准诊治研究。
  第一部分眩晕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总结我院眩晕中心门诊患者的疾病病因规律,为眩晕/头晕的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从空军总医院眩晕中心门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6450例次病例中,选择某专家团队诊治的眩晕/头晕患者141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性别和年龄进行病因分层的构成比分析。
  结果:①眩晕/头晕前9位病因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38.55%(547/1419)、前庭性偏头痛(VM)21.92%(311/1419)、前庭神经元炎(VN)7.89%(112/1419)、梅尼埃病(MD)6.20%(88/1419)、精神性眩晕(PV)4.65%(66/1419),高血压3.24%(46/1419)、后循环缺血(PCI)2.54%(36/1419)、突发性耳聋伴眩晕(SD)1.48%(21/1419)、冠心病(CHD)0.85%(12/1419)。前庭外周性眩晕占56.03%(795/1419),前庭中枢性眩晕占24.59%(349/1419),非前庭全身系统疾病所致眩晕/头晕占10.50%(149/1419),不明原因眩晕/头晕占8.88%(126/1419)。②患者年龄9-90岁,按年龄病因分层,排在前4位的为:<18岁组 BPPV(6例)、晕动病(6例)、VM(5例)、VN(3例),共26例;18-44岁组为 BPPV(161例)、VM(103例)、VN(35例)、MD(17例),共412例;45-59岁组为BPPV(213例)、VM(117例)、MD(48例)、VN(38例),共548例;60-74岁组为 BPPV(147例)、VM(68例)、高血压(30例)、VN(30例),共343例;75-90岁组为PCI(36例)、BPPV(20例)、VM(18例)、VN(6例),共90例。③患者男:女为1:1.79。按性别病因分层,PV和不明原因以女性多见,高血压和PCI以男性为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7.90,21.32,29.94,P<0.05,<0.01,<0.01,<0.01)。
  结论:眩晕/头晕表现复杂、诊断困难,眩晕中心门诊获得的眩晕/头晕病因构成及年龄和性别分层规律,为眩晕/头晕的深入研究和精准诊治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前庭神经元炎的精准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元炎的前瞻性诊治和随访资料,为前庭外周性眩晕的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1月入住空军总医院眩晕中心病房的50例前庭神经元炎(V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6人与对照组24人。研究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和外周性前庭康复训练,对照组只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时、治疗1个月、3个月后随访的自发性眼震(SN)、温度试验(CT)、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MP)、前庭自旋转试验(VAT)、主观垂直视觉(SVV)、动态平衡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1月后,研究组(21.09±16.90)%与对照组(41.11±24.03)%相比 CT的优势偏向(DP)降低(t=3.428,P<0.05)、研究组(17/23)比对照组(18/18)VEMP引出率增高(P<0.05)、研究组(70.77±16.15分)比对照组(53.83±26.76分)动态平衡综合得分增高(t=2.682,P<0.05)。②3个月后随访研究组(33.26±20.01)%与对照组(50.07±25.42)%相比 CT的半规管轻瘫(CP)值降低(t=2.583,P<0.05)、研究组(8.63±5.65)%比对照组(17.98±8.84)%DP值(t=4.412,P<0.05)降低、研究组(81.58±3.67分)比对照组(62.50±29.24分)动态平衡综合得分增高(t=3.173,P<0.05)。
  结论:外周性前庭康复可以加速前庭代偿,对前庭神经元炎是一项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