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及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6h】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及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结果

讨论

1.关于子宫内膜息肉

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

3.芳香化酶简介

4.绝经后EP与雌激素

结论

参考文献

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差异的研究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芳香化酶表达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
  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绝经后需要在宫腔镜下取环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体循环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宫腔镜下取环同时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选取绝经期内膜息肉者为实验组,检测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取其息肉组织为实验组一,并且取距离息肉较远的萎缩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实验组二。对满足入选条件者,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选取30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及息肉中芳香化酶的表达,用Image-Pro Plus6.0软件进行图片分析。选取外周血雌激素及免疫组化芳香化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IOD)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息肉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为:56.43-117.6 mIU/ml之间,非息肉患者46.51-105.6mIU/ml,均大于40mIU/ml,均属于绝经后水平。息肉组和内膜正常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分别为:(16.09±1.37) pg·mL-1和(15.88±1.22) pg·mL-1,均属于绝经后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2,t=0.64)。息肉中芳香化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1013±0.0007),远离息肉的子宫内膜中该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251±0.0027),非息肉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中芳香化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245±0.0004)。以α=0.05为检验水准,息肉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明显高于远离息肉的子宫内膜中该酶的表达,二者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t=146.9);息肉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正常内膜中芳香化酶的表达进行比较,息肉中该酶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中该酶的表达,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t=488.5);远离息肉的子宫内膜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水平稍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中该酶的表达水平,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4,t=1.18)。
  结论:1.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不依赖于体循环雌激素水平的升高;
  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可能与子宫内膜局部芳香化酶过表达和局部雌激素形成有关。
  第二部分 17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良性及恶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发病年龄段、肥胖及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的比较,来寻找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息肉恶变的警惕性。
  方法:收集178例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因子宫内膜息肉行电切术的患者的资料。这些患者中,169例良性,良性者所占的构成比为94.9%(169/178),9例恶性,所占的构成比为5.1%(9/178)。对良性组和恶性组中患者的发病年龄段、阴道流血、肥胖(体重指数≥25kg/m2)及合并症指标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对比。统计学方法为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收集的时间短,恶变的病例数量较少,根据期望数值选择连续校正的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年龄≥60岁者,恶性组中3例,良性组中为74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74,p=0.781),即在良性和恶性子宫内膜息肉中年龄大于60岁者的比例没有差别;阴道流血在恶性息肉组中7例,在良性息肉组中为52例,将两组中阴道流血的比例进行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6.532,p=0.011),即恶性组阴道异常流血者所占比例高于良性组;恶性组中高血压的例数为4例,良性组中的高血压患者为31例,将高血压在良性组和恶性组之中的比例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218,p=0.136);恶性组中糖尿病患者5例,良性组为23例,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8.398,p=0.004),即恶性组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良性组;恶性组中高脂血症患者7例,良性组中高脂血症患者43例,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2=9.140,p=0.003),即恶性组高脂血症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良性组;肥胖在恶性组中8例,在良性组中70例,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x2=6.012,p=0.011),恶性组中肥胖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
  结论:1.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伴随阴道流血者可能更容易恶变;
  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者可能更容易发生息肉恶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