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医学院校本科生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某医学院校本科生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二、关怀能力的总体情况

三、医学院校本科生关怀能力分析

讨论

一.某医学院大学生关怀能力现状

二.某医学院护理专业大学生关怀能力现状

三.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描述某医学院医学生的关怀能力现状
   2.对不同自然情况医学生关怀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3.探索并描述影响医学生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运用分层整抽样的方式,调查某医科大学全日制护理学专业(4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各年级本科生。护理专业4个年级8个班,临床医学5个年级10个班,共计552人。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和许娟、刘义兰等翻译修定的关怀能力量表CAI;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结果:
   1.关怀能力总体情况
   大学生关怀能力总均分为190.92±19.71,认知维度均分74.94±9.61,勇气维度均分56.40±10.79,耐心维度均分59.58±6.24。以护士常模为标准,5.07%关怀能力高,21.74%关怀能力中等,73.19%关怀能力低;以大学生常模为标准22.86%关怀能力高,37.26%关怀能力中等,39.29%关怀能力低。
   护理专业学生关怀能力总得分194.99±17.81,认知维度均分75.69±8.72,勇气维度均分58.68±9.56,耐心维度均分60.61±5.08。
   2.不同自然情况学生关怀能力比较
   女生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较男生高(P<0.01);自评健康状况良好者关怀能力得分高于自评健康状况一般者(P<0.01);非独生子女在勇气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0.05);毕业班护理专业女生在勇气维度得分高于毕业班临床医学专业女生(P<0.01);不同年级临床医学学生勇气维度得分呈现下降趋势(P<0.01);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耐心维度得分呈现下降趋势(P<0.05);毕业班护理专业女生关怀能力、勇气维度、耐心维度得分低于1年级护理专业女生(P<0.05)。
   是否班干部、有无照顾患病亲属经历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无差异(P>0.05)。
   3.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
   3.1.单因素分析
   学生性格的外向程度、个人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与父母关系融洽度、尊老、互助的和谐家庭关系与关怀能力和各维度成正相关(P<0.01);承担家务情况与关怀能力及认知、耐性维度成正相关(P<0.01),在勇气维度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意见在家庭中的不被认同程度和父母拒绝子女为之付出的程度,与关怀能力及各维度成负相关(P<0.05)。
   3.2.多因素分析
   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父母对老人的态度(β=0.238)、与母亲的关系(β=0.161)、父母对子女意见的态度(β=0.179)、父母对子女为其付出的态度(β=0.098)、性格(β=0.139)、个人专业态度(β=0.104)、性别(β=0.099)、专业(β=0.094)、是否班干部(β=0.089)、自身健康状况(β=0.079)、照顾患病亲属经历(β=0.060)。
   父母对老人的态度(β=0.269)、与母亲的关系(β=0.303)对耐心维度的影响较大。
   父母对子女意见的态度(β=0.250)、父母对子女为其付出的态度(β=0.170)对勇气维度的影响较大。
   结论:
   1.某校医学生、护理专业学生关怀能力得分低于国外护士关怀能力常模,但不低于国外大学生关怀能力常模。护理专业关怀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
   2.女性、自评健康状况良好者关怀能力及各维度得分较高;在勇气维度,毕业班护理专业女生高于毕业班临床医学专业女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进入临床实习并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医学教育并未提高医学生的关怀能力。
   3.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性格、个人专业态度、性别、专业、是否班干部、自身健康状况、照顾患病亲属经历对关怀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