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英交替传译口语性问题对策——《百年潮·中国梦》模拟口译实践报告
【6h】

汉英交替传译口语性问题对策——《百年潮·中国梦》模拟口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任务简介

(一)任务描述

(二)案例分析依据

二、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二)交传过程及书面文稿形成

三、交替传译案例分析

(一)非流利现象分析及策略

1.改口重译

2.不当无声停顿与有声停顿

(二)冗余性分析及策略

1.冗余过多

2.冗余不足

(三)译语韵律单一及策略

四、交替传译实践总结

(一)口语性问题解决策略总结

1.尽量减少非流利性表达

2.灵活冗余增减得当

3.适度变化译语韵律

(二)实践的启示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交替传译作为一种主要的口译形式,已被应用在各个口译领域中。它具有临场性和即时性,它要求译员在原语讲话人结束一段讲话后做出及时快速的翻译,同时也需要让译语完整得体、便于理解。而通常情况下,译员几乎没有大量时间思考,因此,译语会体现出一些口语的特点,即交替传译具有口语性,例如译语会出现停顿、啰嗦及语调单一等现象,极大的影响了交替传译的质量。
  本报告主要研究汉英交替传译实践中影响译语质量的三个口语性问题。报告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的第二集和第三集作为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案例,笔者选取了14个典型案例,分别针对笔者在此次实践中出现的改口停顿,不当无声停顿和有声停顿两个非流利现象、冗余过度与不足问题、译语韵律单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以上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次交替传译实践,笔者对口语性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其解决方法有了更为具体的总结。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译员应通过大量训练锻炼自己使用交传技巧的能力来减少非流利口语问题,同时,由于汉英的文化及结构存在差异,译员也应灵活的采取简化或增添信息的办法避免冗余不当,此外,译员也需要恰当的变换译语的韵律使其更加自然顺畅。
  报告探讨的是汉英交替传译中三个主要口语性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没有涵盖所有口译口语性特征,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希望,本次实践中探究到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能为其他口译人员和专家学者在口语性问题领域内的探究提供实践性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