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湾局部海域石油污染对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6h】

大连湾局部海域石油污染对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1.2 海洋线虫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内外海洋线虫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大连滨海海洋线虫的研究概况

1.3 潮间带

1.3.1 潮间带自然地理概况

1.3.2 潮间带海洋线虫的多样性研究

1.4 石油烃对海洋线虫的影响

1.5 大连滨海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研究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取样方法

2.2.1 海洋线虫的分选

2.2.2 海洋线虫的鉴定

2.2.3 海洋线虫摄食类型的划分

2.3 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潮间带理化特征

3.2 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3.2.1 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

3.2.2 两样地海洋线虫群落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3.3 海洋线虫营养类型分布

3.4 海洋线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CCA分析

3.5 海洋线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连湾局部海域石油污染对潮间带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的种类、群落结构等及其与环境变量关系做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石油污染对海洋线虫影响和海洋环境监测提供科学数据。研究结果显示:CS(未受石油污染)区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85属,隶属于27科,3目。优势属是Metoncholaimus,Mesacanthion,Metadesmolaimus,Aconthonchus, Paramesacanthion,Nannolaimus, Neotonchoides,Leptolaimus, Halalaimus, Terschellingia, Chromadorina, Biarmifer, Neotonchus,Gammanema,Dorylaimopsis,Paracomesoma,Choniolaimus,Metacomesoma,Oncholaimium,Polygastrophora,Gomphionchus等。PS(受石油污染)区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67属,隶属于23科,3目。优势属是Metoncholaimus,Metadesmolaimus,Marylynnia,Aconthonchus,Gammanema,Choniolaimus,Leptolaimus,Pheronus, Chromadorina,Dorylaimopsis,Chromadorina,Mononcholaimus,Neotonchoides等。CS和PS区具有7个相同优势属,同时也具有不同偶见种和稀有种,海洋线虫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属数上,两个样地中刮食者(2A)都是最优势摄食类型,海洋线虫Marylynnia属与TPH(石油烃)显著正相关。CS和PS区环境变量和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均差异性显著,造成两区环境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TPH。TPH与含水量、有机碳、盐度和pH呈正相关;TPH与总氮、生物量、EH、沙和总磷呈负相关。CS和PS区环境变量与海洋线虫群落结构相关性显著,因此,TPH可通过有机碳、盐度、pH、EH和沙间接地影响海洋线虫群落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