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以辽宁省“十二五”规划为例
【6h】

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以辽宁省“十二五”规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1.3 综合评述

2.2 辽宁省空间布局方案情况

3 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3.1 定义与理论基础

3.1.1 定义

3.1.2 理论基础

3.2 研究一般思路

3.3 辽宁实证

3.3.1 主要上位规划的规定

3.3.2 辽宁省应当承担的角色

3.3.3 辽宁省未来发展趋势的SWOT分析

3.3.4 辽宁省空间发展战略定位

4 空间开发概念研究

4.1 定义与理论基础

4.1.1 定义

4.1.2 理论依据

4.2 研究思路

4.3 辽宁实证

4.3.1 “辽宁”国土规划中的空间布局模式

4.3.2 城镇体系规划的布局模式

4.3.3 产业空间发展趋势

4.3.4 生态区的分布情况

4.3.5 辽宁省空间概念区划分方案

5 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5.1 定义与理论基础

5.1.1 定义

5.1.2 理论基础

5.2 研究思路

5.3 辽宁实证

6 空间管制分区

6.1 定义和理论基础

6.1.1 定义

6.1.2 理论基础

6.2 研究思路

6.3 辽宁实证

7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需进一步提高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录内容名称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发展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五年规划等等。本文中的区域发展规划指的是五年规划,以具体的辽宁省“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例。本文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侧重于区域的空间布局研究,对区域发展规划贯彻了空间规划观念。
   空间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专题之一。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关系到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对区域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空间发展战略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表述的?从理论上还没有人系统总结,从实证上也没有人系统分析。因此,本文从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发展概念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划分、空间管制分区这几方面系统总结了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思路,并对相关概念、理论依据进行了系统整合,使之形成一个体系。
   本文结构及内容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辽宁概况和空间布局研究情况。第三部分,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并从辽宁省未来发展趋势的SWOT分析、应承担的角色、相关规划的规定这几方面,对辽宁省空间发展战略定位进行实证分析,力求对辽宁省进行科学定位。发展战略定位是区域空间布局研究的基础。第四部分,分析了概念空间的内涵,划分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在综合考虑空间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吸收城镇体系规划、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生态区分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辽宁省区域发展的概念空间。发展概念空间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和空间管制区划分的依据。第五部分,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思路和划分方案。主体功能区是空间管制区划分的依据。第六部分,阐述了空间管制区的内涵,根据管制区的特性将其分为发展类管制区和限制类管制区,分析了管制区划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并对辽宁省重点发展区域(发展类管制区)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限制类管制区)进行了总结。第七部分,陈述了研究的结论和需要提高之处,以期进一步改善。
   本文从辽宁省发展战略定位、概念空间划分、主体功能分区、空间管治分区等几方面,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全省空间布局做出全面、科学、客观的规划,同时也为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规划研究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