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老生同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模式选择
【6h】

“新老生同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模式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新老生同寝”管理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全方位育人理念

1、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内涵

2、全方位育人理念对大学生寝室管理模式建构提出新的挑战

(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理论

1、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理论的内涵

2、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理论对大学生寝室管理模式建构提出新的挑战

(三)自我教育理论

1、自我教育理论的内涵

2、自我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寝室管理模式建构提出新的挑战

(四)同辈群体理论

1、同辈群体理论的内涵

2、同辈群体理论对大学生寝室管理模式建构提出新的挑战

二、“新老生同寝”管理模式建构的现实依据

(一)外部环境

1、高等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二)内部环境

1、学分制的实施

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进行

3、大学生寝室管理的现状

三、“新老生同寝”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新老生同寝”有利于大学新生自身角色的确立及养成

2、“新老生同寝”有利于大学生角色行为的巩固和提高

四、“新老生同寝”管理模式的建构

(一)“新老生同寝”管理模式的内涵

(二)模式建构

1、选择“老生”的标准和条件

2、“老生”与辅导员的关系

3、具体的工作运行机制

4、对“老生”的影响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又是信息社会,更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促进并培养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思想政治政治素质又是核心,它不但保证了人才的培养方向,同时能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应始终如一地摆在首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所以各个方面都要考虑细致周到。虽然,寝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各高校都逐步加强了寝室管理建设,但是,大学生寝室还是出现一些问题。高校寝室出现了许多问题,都在昭示需要关注高校园寝室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而“新老生同寝”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分制的实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进行,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态势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模式选择——“新老生同寝”,顺势而生。这一管理模式有利于大学生角色确立和行为养成,同时也丰富了全方位育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我教育、同辈群体等理论,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的进一步完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保证。“新老生同寝”,每年在安排新生寝室的时候,由组织上挑选高年级中的党员、非党员积极分子安排到新生寝室同吃同住。以通过老生积极正确的思想、行为引导,感染、影响新生,使新生一进校就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进了大学后应当做什么,怎么样去做,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价值目标,并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的追求。寝室不仅仅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实际上还是每个大学生个体都要面对的场所,这里会滋生、派生出许多或积极或消极的思想和行为。寝室管理既需要理论层面的支撑,更需要实践层面的建构。所以,建构具有实效性的寝室管理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