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
【6h】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自我损耗

2社会排斥

3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1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研究问题的提出

3研究意义

4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研究二: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研究三: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2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3本研究有待改进和深入之处

第五部分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回忆书写任务材料

附录2 现实排斥情境任务材料

附录3 排斥感自评材料

附录4 简明心境量表

附录5 自我损耗引发材料

附录6 任务难度和努力程度自评材料

附录7 自我觉知启动材料

附录8 Stroop任务截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自我损耗是指由于先前参与意志活动而导致个体在随后的意志行为中表现下降或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现象。社会排斥是指由于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个体归属需求与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自我觉知是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内部主观状态,促使人们的行为趋向于―正确标准‖。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及其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研究选取某市某高校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共三个研究。研究一将探讨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采用2(排斥情境:回忆/现实)×3(排斥类型:拒绝/接受/控制)被试间设计。在回忆排斥情境中,拒绝组被试回忆并写出被他人拒绝的经历,接受组写下被他人接纳的经历,而控制组只需写出前一天自己完成的任务或吃了哪些食物即可。在现实排斥情境中,所有被试参与现实的排斥任务。排斥操作后,被试完成自我损耗测量任务(Stroop任务)。结果表明在两种排斥情境下,拒绝组被试产生自我损耗,而接受组和控制组没有产生自我损耗。研究一的结果支持了社会排斥会引发自我损耗的研究假设。研究二探讨了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实验采用2(自我损耗引发:引发/无引发)×2(自我觉知启动:启动/无启动)被试间设计。实验采用打破习惯任务引发自我损耗,单词搜索任务启动自我觉知。结果发现,启动自我觉知的自我损耗引发组与无启动的引发组相比,在后续的Stroop任务中表现的更好,且与自我损耗无引发组差异不显著,说明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具有克服作用。研究三进一步探讨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实验采用2(排斥情境:回忆/现实)×2(自我觉知:启动/无启动)×3(排斥类型:拒绝/接受/控制)被试间实验设计。在社会排斥操作后启动自我觉知,结果表明,启动自我觉知的拒绝组与接受组和控制组的Stroop任务成绩差异不显著,支持了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具有克服作用的研究假设。研究结论为:(1)社会排斥会引发自我损耗;(2)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具有克服作用;(3)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具有克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