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av3.1、Cav3.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Cav3.1、Cav3.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宫颈癌在全球女性中是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在11万以上,约2~3万妇女死于该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HPV感染被公认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HPV的终身感染率累积可高达60%~70%,但仅2~3%的女性最终发展成为宫颈癌。提示有其他辅助因素共同参与宫颈癌发病病理机制。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发生伴有分子和基因的改变,还可能伴有离子通道的变化。因此,对离子通道的研究已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细胞内钙的调节是细胞增殖的重要信号机制之一。在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DNA合成及有丝分裂同样需要一定的Ca2+浓度用以完成快速增殖过程。T-型钙通道具有独特的激活、失活特性在多种肿瘤组织细胞中表达,且T-型钙通道在某些癌细胞中的表达依赖于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T.型钙通道阻滞剂及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干扰α1亚单位的功能后,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因T.型钙通道在上皮组织中不表达,故选择性的阻断T-型钙通道有望成为阻止肿瘤生长治疗某些肿瘤的有效方式。
   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等技术研究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与宫颈癌在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一、标本收集
   取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宫颈活检,未经治疗之标本,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标本20例,另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做为对照(取自同期我科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取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患者经手术病理确定的宫颈癌蜡块标本30例,另手术切除标本中正常宫颈腊块20例做为对照。
   二、实验方法
   1、将收集的宫颈组织应用全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总蛋白,BSA法行蛋白定量,以B-actin做内对照,应用westernblot方法测量T-型钙通道Cav3.1、Cav3.2通道蛋白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将宫颈癌蜡块及正常宫颈蜡块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量T-型钙通道Cav3.1、Cav3.2通道蛋白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全部数据经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Westernblot试验中Cav3.1通道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高1.35倍,有显著性差异(P<0.05),Cav3-2通道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高1.71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试验中20例正常子宫颈标本组织中仅有2例弱表达Cav3.1蛋白,3例弱表达Cav3.2蛋白,而30例宫颈癌标本组织都表达Cav3.2蛋白,仅有一例未表达Cav3.1蛋白,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Cav3.1、Cav3.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过表达率与临床期别、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淋巴结转移组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的过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未发现与组织学类型、年龄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
   结论:
   1、富颈癌中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2、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的过表达率与宫颈癌的临床期别、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组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的过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提示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T-型钙通道Cav3.1、Cav3.2蛋白的激活与宫颈癌的恶性进展及预后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