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6h】

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卵泡液中细胞因子及其对NK细胞活化的影响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助孕技术,随着新药物的开发、临床促排卵方案的成熟以及胚胎培养环境的改善,其临床妊娠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徘徊在40%左右,因此众多学者仍在探索着提高临床妊娠率的方法。免疫细胞和免疫调节因子在生殖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证据表明排卵过程与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密切相关[1]。卵泡液是卵细胞发育成熟的环境,其中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卵细胞发育、卵泡液的生成和排卵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白细胞介素2(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具有双向调节效应。可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加强细胞毒作用,亦可限制免疫应答的强度,避免发生免疫损伤。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扩大溶细胞作用、加强细胞毒作用和抑制细胞生长作用,尤其对NK和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诱导最为明显。白细胞介素18(IL-18)具有前炎症反应性及肿瘤抑制作用,它能增加IFN—γ的合成且能调节NK细胞活化。本实验收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患者的卵泡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卵泡液中IL—2、IL-12和IL-18的浓度,探讨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为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辅助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的卵泡液共计57例,年龄在35周岁以下,近3个月内未应用过激素类药物,不孕原因为单纯输卵管因素或男性因素,既往无自然流产史。患者身体健康,无免疫性疾病史,基础内分泌水平正常。常规长方案促排卵治疗,在取卵日收集取卵时第1和第2个穿刺卵泡的卵泡液,排除未取到卵及混血的卵泡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和IL-18的浓度,根据临床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应用统计学中t检验方法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浓度差异。 结果:非妊娠组卵泡液中IL—2浓度(45.49±35.59pg/ml)高于妊娠组(39.97±29.71pg/ml),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非妊娠组卵泡液中IL-12浓度(35.35±26.68pg/ml)高于妊娠组(29.60±12.73pg/ml),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非妊娠组卵泡液中IL-18浓度(47.13±41.18pg/ml)高于妊娠组(36.21±18.64pg/ml),P=0.093,仅能反映升高趋势,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 结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患者的卵泡液中细胞因子IL—2、IL-12、IL-18为阳性,但是其浓度与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尚不能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