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场处理糜子种子对其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的影响及时效性
【6h】

电场处理糜子种子对其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的影响及时效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电场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

1.1.1 宏观生物效应的研究

1.1.2 生物效应微观机理的研究

1.2.1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1.2.2 抗旱性鉴定指标鉴选与利用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电场处理条件对糜子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影响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糜子种子萌发期测定项目和方法

2.2.2 数据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2.3.2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3.3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胚芽长度的影响

2.3.4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胚根长度的影响

2.3.5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胚芽质量的影响

2.3.6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胚根质量的影响

2.3.7 电场处理对糜子芽期抗旱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电场处理对糜子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株高、根长、根鲜重与根干重的测定

3.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3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2.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2.5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3.2.6 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电场处理对幼苗株高、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

3.3.2 电场处理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电场处理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4 电场处理对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5 电场处理对幼苗SOD活力的影响

3.3.6 电场处理对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4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电场处理对糜子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影响的时效性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结论

5.2 后续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用不同电场条件(电场频率为4~6kHz,电场强度为2~5kV/cm,处理时间为5min和10min)对糜子种子进行处理后,采用浓度为16%的聚乙二醇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实验测定糜子萌发期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和根干重等,筛选显著提高糜子种子抗旱性的电场处理条件;利用筛选所得电场条件处理糜子种子,测定干旱胁迫下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指标,分析电场处理条件对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用筛选出的电场条件处理糜子种子后,分别在当天,贮存7天,14天和21天进行萌发实验,测定干旱胁迫下糜子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探究电场对糜子影响的时效性。本实验测定不同电场频率,不同电场强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规律,旨在找出显著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电场条件,为电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与自然对照组比较,干旱胁迫使糜子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及胚芽长均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17.84%、65.58%及67.41%,胚根干重与胚芽干重则显著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34.63%与23.25%;电场处理糜子种子,可降低干旱胁迫对发芽率、胚根长及胚芽长的不利影响,使得胚根干重和胚芽干重整体保持上升趋势,胚根干重和胚芽干重增长幅度最高可达58.45%和44.02%。
  电场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糜子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鲜重与根干重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它们相对干旱胁迫对照组的增长率分别为25.33%、37.73%、217.19%和158.54%。实验还发现,电场处理糜子种子的生物效应存在时效性,糜子种子经电场处理后,贮存不同时间,糜子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产生不同变化,随着贮存时间的推移,电场处理糜子种子产生的影响逐渐消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