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
【6h】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乳酸菌

1.2 益生菌

1.2.1 益生菌的概念和发展

1.2.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1.2.3 益生菌的筛选原则

1.3 沙门氏菌及其危害

1.3.1 沙门氏菌简介

1.3.2 沙门氏菌的危害

1.4 立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样品来源

2.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

2.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2.2.2 乳酸菌的初步鉴定

2.2.3 乳酸菌16S rDNA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2.2.4 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的建立

2.2.5 乳酸菌的葡萄糖产气实验

2.2.6 不同温度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2.2.7 不同pH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2.2.8 乳酸菌的耐盐性测定

2.2.9 乳酸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

2.3 试验结果

2.3.1 乳酸菌的形态特征

2.3.2 乳酸菌的革兰氏染色及初步鉴定

2.3.3 乳酸菌DNA的提取及16S rDNA序列的扩增

2.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5 乳酸菌的葡萄糖产气实验

2.3.6 不同温度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2.3.7 不同pH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2.3.8 乳酸菌的耐盐性测定

2.3.9 乳酸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

2.4 讨论

第三章 具有益生潜能的乳酸菌的筛选

3.1 试验材料

3.1.1 菌株和细胞

3.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

3.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乳酸菌耐受人工胃液的测定

3.2.2 乳酸菌耐受不同浓度胆盐的测定

3.2.3 乳酸菌对Caco-2细胞粘附能力的测定

3.3 试验结果

3.3.1 乳酸菌耐人工胃液的结果

3.3.2 乳酸菌耐受不同浓度胆盐的结果

3.3.3 乳酸菌对Caco-2细胞粘附能力的测定

3.4 讨论

第四章 乳酸菌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4.1 试验材料

4.1.1 菌株和细胞

4.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

4.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前体细胞的培养

4.2.2 乳酸菌菌悬液的准备

4.2.3 细胞因子的诱导

4.2.4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0的含量

4.2.5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的含量

4.2.6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

4.2.7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

4.2.8 乳酸菌抑菌能力检测

4.2.9 乳酸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4.2.10 乳酸菌溶血性检测

4.3 试验结果

4.3.1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培养结果

4.3.2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0的含量

4.3.3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的含量

4.3.4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

4.3.5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

4.3.6 细胞上清中IL-10/IL-12的比较

4.3.7 乳酸菌抑菌能力检测

4.3.8 乳酸菌抗抗生素能力检测

4.3.9 乳酸菌溶血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乳酸菌体内拮抗鼠伤寒沙门氏菌效果的探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菌株和动物

5.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

5.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乳酸菌的培养和药物准备

5.2.2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及其生长曲线的绘制

5.2.3 沙门氏菌毒力测试

5.2.4 小鼠的分组及灌胃

5.2.5 小鼠肝脏、脾脏、小肠的采集和预处理

5.2.6 小鼠体重和存活率

5.2.7 小鼠肝和脾的重量及S.UK-1的定植

5.2.8 小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5.2.9 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

5.3 试验结果

5.3.1 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5.3.2 沙门氏菌毒力测试结果

5.3.3 小鼠体重和存活率

5.3.4 小鼠肝和脾的重量

5.3.5 小鼠肝和脾中S.UK-1的定植

5.3.6 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

5.3.7 小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5.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乳酸菌因其益生功能而备受关注,研究者众多。本研究首先自青贮饲料和酸奶样本中分离乳酸菌。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接触试验、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分析和碳水化合物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耐受人工胃液、耐受胆盐和粘附力等试验筛选具有益生潜能的菌株。并用筛选出的乳酸菌刺激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水平,筛选出有诱导Th1/Th2型免疫应答潜能的乳酸菌。最后用筛选出的5株乳酸菌连续灌胃小鼠6周,然后对其进行沙门氏菌感染,观察发病及死亡情况,HE染色检验小鼠肠道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肠道炎性因子IL-6和TNF-α分泌量,观察小鼠体重和脾脏、肝脏的变化及沙门氏菌在体内的定植量,研究其在小鼠体内拮抗沙门氏菌感染的功能。
  结果显示,从青贮饲料和酸奶样品中分离出34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属于10个种:L.brevis、L.kefiri、L.parabuchneri、L.farciminis、L.mnudanjiangensis、L.mudanjiangensis、L.coryniformis、L.pantheris、L.rhamnosus、L.casei。其中同型发酵乳酸菌占91.2%,部分菌株体现耐高温、低温、低pH生长的特性。经过耐受人工胃液、耐受胆盐、粘附力以及刺激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力检验,筛选出14株具有益生潜能的菌株。将菌株TCP009、SXJ30、SXJ32、SXJ29、TCP027分别灌胃小鼠6周后对其进行攻毒并观察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相对于PBS组,灌胃乳酸菌SXJ30和SXJ29小鼠分别获得了70%和60%的存活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灌胃乳酸菌SXJ30和SXJ29小鼠肠道炎症显著减轻,肠道IL-6及TNF-α分泌量显著减少,肝脏和脾脏中沙门氏菌数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程度得到缓解,初步显示SXJ30和SXJ29两株菌具有拮抗沙门氏菌感染的功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