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研究综述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后续研究设想

一、本项研究的创新点

二、后续研究设想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公平观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古代公平观

二、西方古代、近代公平观

三、对中西方公平观的评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中国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阐明了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阐明了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政府责任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明了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看待公平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辩证地看待公平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要求我们唯物辩证地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

一、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二、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展开

三、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

第三章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效

一、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二、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效

第二节 非均等化: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第四章 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

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第二节 特定历史条件下“重效率轻公平”的价值导向是制约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一、“重效率轻公平”的价值导向下地区及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二、“重效率轻公平”的价值导向下社会政策滞后不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制约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一、政府转变职能不到位及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

二、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不明显

三、城乡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不利于农村居民共享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以GDP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制约了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价值导向

二、成果共享是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理念

三、人的尊严是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归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物质基础

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一、推动政府转型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实行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四、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涉及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衡成为社会领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并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目前,学术界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并不鲜见,而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方法论上都对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对象,对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同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导论:阐释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和辨析,并对创新点和后续研究设想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前中、西方公平观进行了历史考察与评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方法论,进而说明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
  第三章: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提出非均等化是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内容,分析了当代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
  第四章: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重效率、轻公平”的价值导向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城乡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及以GDP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提出:一是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成果共享”的核心理念以及“人的尊严”的最终归宿,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二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三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