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1867×陇薯6号杂种F1优良新品系选育研究
【6h】

M-1867×陇薯6号杂种F1优良新品系选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 略 语 表

1 引言

1.1 马铃薯的育种方式

1.2 马铃薯杂交后代的选择

1.3 马铃薯杂种后代的鉴定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试验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选育过程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4个杂种优良株系块茎表型及产量性状比较

3.2 5个优良株系主要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特性的分析

3.3 5个优良株系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3.4 2个新品系块茎表型及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和其营养品质评价

4 讨论

4.1 花色的变异

4.2 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关系

4.3 SSR分子标记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为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和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芽眼浅、薯形好的马铃薯新品种,依据生态型差异大和优缺点互补的亲本选配原则,以国外引进的马铃薯品种‘M-1867’为母本,国产品种‘陇薯6号’为父本,通过去雄套袋杂交,得到‘M-1867’ב陇薯6号’杂种F1分离群体。本试验对F1优良株系及新品系进行了选育,并对其块茎产量和营养品质、染色体配对构型及SSR指纹等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试验从‘M-1867’ב陇薯6号’杂种F1的1950个实生苗单株中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5个杂种株系,分别是株系A6、A10、A17、A19和A21。
  2.株系A6、A10、A17、A19和A21的PMC M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5.84Ⅰ+10.23Ⅱ+3.62Ⅲ+2.71Ⅳ、10.52Ⅰ+3.22Ⅱ+5.80Ⅲ+3.41Ⅳ、3.67Ⅰ+10.83Ⅱ+2.09Ⅲ+5.45Ⅳ、9.16Ⅰ+5.39Ⅱ+6.06Ⅲ+2.47Ⅳ和8.44Ⅰ+4.85Ⅱ+3.94Ⅲ+4.51Ⅳ。株系A6和A17的花粉育性较高,分别为57.85%和65.25%,适宜作父本材料进一步杂交利用;而株系A10、A19、A21的花粉育性均较低,在30%左右,可作母本材料杂交利用。
  3.利用筛选出的13对适宜引物,扩增7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获得75个稳定的SSR多态性位点,占83.33%。试验建立了5个株系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
  4.各株系及其亲本的平均GD值为0.4885,以0.40为基准,将7个马铃薯材料分成4类:第一类为父本‘陇薯6号’和株系A19;第二类为母本‘M-1867’和株系A6;第三类为株系A10和A21;株系A17单独为一类。
  5.通过表型特征和块茎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及其营养品质测定分析,从5个株系中选出2个综合表现最优异的新品系A6和A17。其共同点是结薯集中整齐、芽眼浅、中熟型、商品薯率高。
  6.新品系A6的单株产量高,薯形椭圆,薯皮薯肉呈白色,干物质含量24.12%,淀粉含量18.52%,适合作全粉加工利用;新品系A17的单株产量和干物质及淀粉含量均较高,还原糖含量极低,薯形长圆,薯皮薯肉呈淡黄色,适宜作薯条加工利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