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带状留茬间作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田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研究
【6h】

带状留茬间作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田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指标和方法

2.4 数据分析及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带状留茬间作的防风蚀效果

3.2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3 带状留茬间作的固碳减排效果分析

3.4 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带状留茬间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4.2 带状留茬间作对地表粗糙度的影响

4.3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风蚀量的影响

4.4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5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6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4.7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8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4.9 带状留茬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10 带状留茬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长期传统耕作造成的土壤风蚀严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研究了燕麦与马铃薯、油菜与马铃薯带状免耕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对土壤风蚀、土壤性状以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明确其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为该地区农田防风固土、蓄水增碳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
  (1)在休闲期,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农田土壤风蚀危害,通过作物留茬既保护了留茬带的土壤,又减轻了邻茬裸露带土壤的风蚀沙化。燕麦茬的防风蚀效果优于油菜茬,随留茬高度的增加防风蚀效果也增强,燕麦留茬高度为30cm时,其防风蚀效果最好,与翻耕地相比,其近地表风速降低79.46%,粗糙度增加466.67%,风蚀量减少90.21%。
  (2)在生长期,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很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调节了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且留茬带效果要比邻茬间作带明显。
  (3)在生长期,留茬带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低于传统耕作,不同留茬高度之间差异显著。燕麦和马铃薯间作种植模式的土壤呼吸速率低于单作燕麦和单作马铃薯种植模式,降低幅度为8.4%~11.17%,油菜和马铃薯间作的土壤呼吸速率也低于单作油菜和单作马铃薯,降低幅度为4.75%~11.33%。
  (4)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留茬处理的作物秸秆增加了土壤碳源,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增多,留高茬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最大,邻茬间作带在留残茬带的保护下,避免了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在5月25日,免耕留高茬燕麦地处理和免耕留高茬油菜地0~1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增加8.72%和12.08%。
  (5)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作物产量,以留30cm高度燕麦茬与马铃薯带状间作模式的效果最好。由于作物残茬的防护,延缓了土壤生产力的降低,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实现了作物的稳定增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