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3414”田间试验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6h】

基于“3414”田间试验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1.2测土配方施肥方面的研究状况

1.3“3414”田间试验方面的研究进展

1.4肥料效应函数方面的研究进展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2.2试验的田间实施

2.3测产

2.4数据的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3414”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3.1.1玉米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3.1.2小麦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3.1.3大豆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3.1.4谷子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3.1.5番茄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3.1.6全区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汇总分析

3.2不同作物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差异性分析

3.2.1玉米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差异性分析

3.2.2小麦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差异性分析

3.2.3大豆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差异性分析

3.2.4谷子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差异性分析

3.2.5番茄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差异性分析

3.2.6不同作物的一元最优模型汇总分析

3.3不同作物添加空白区(N0P0K0)产量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及施肥量的影响

3.3.1玉米添加空白区(N0P0K0)产量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及施肥量的影响

3.3.2小麦添加空白区(N0P0K0)产量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及施肥量的影响

3.3.3大豆添加空白区(N0P0K0)产量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及施肥量的影响

3.3.4番茄添加空白区(N0P0K0)产量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及施肥量的影响

3.4区域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与应用

3.4.1县域内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方法

3.4.2同一生态区域内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施肥函数的建立

4讨论与结论

4.1全区肥料效应函数二次式成功率的汇总分析

4.2不同作物肥料效应函数施肥量的差异分析

4.2.1不同作物二次式计算施肥量的对比分析

4.2.2不同作物的一元最优模型汇总分析

4.3不同作物空白区(N0P0K0)产量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及施肥量的影响

4.4区域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与应用

4.4.1县域内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方法

4.4.2同一生态区域内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施肥函数的建立与应用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以全区“3414”试验为依据,运用肥料效应函数的常见模式,在主要农作物中进行肥料效应函数二次成功率的统计分析、对肥料效应函数的不同模型进行选优探讨;研究在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过程中,添加空白产量(N0P0k0)后对肥料效应函数系数和施肥量的影响;并对区域施肥函数的建立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符合p<0.05的二次效应函数中,都以一元二次模型拟合成功率最高;在p<0.05且符合报酬递减律的二次效应函数中,大豆、小麦、番茄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一元二次模型>二元二次模型>三元二次模型;玉米、谷子基本上是一元二次模型>三元二次模型>二元二次模型。玉米、谷子、番茄的三种肥料效应函数的最优模型都是平方根式;小麦的N、P肥以直线+平台为最优模型,而K肥以平方根式为最优模型,大豆的N肥以直线+平台为最优模型,P肥、K肥以一元二次模型为最优模型。添加空白产量后并没有改变原函数的性质,三种肥料添加空白产量后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常数项b0(基础产量)都有所下降,一次项系数b1和二次项系数b2都有所增加,在产量相同时,添加空白产量的效应模型计算出的施肥量降低;运用回归系数平均法和原始数据平均法计算的回归系数、经济最佳施肥量、最高产量施肥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只有小数点位数取舍不同而已。相比之下,回归系数平均法更好一些,可以把原始数据平均法所不能剔除的异常数据剔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