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代变迁中的矛盾与困惑——沈从文文学创作心理探析
【6h】

时代变迁中的矛盾与困惑——沈从文文学创作心理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碰撞

第一节城乡初遇——自卑与自尊的抗衡

第二节城乡对峙——希望与失望的缠绕

第二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一节守望与彷徨——寻找精神家园的苦痛

第二节自我的觉醒

第三节“现实”与“梦”的交织

第三章生命的沉思

第一节在现实中挣扎

第二节40年代沈从文的存在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沈从文创作心理的研究,大致沿着时间线索展开,意在通过作品的研读,将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放在现代中国这一具体历史语境中,梳理其创作心理在时代变迁中的矛盾与困惑,力图表现沈从文复杂的心理变化轨迹,勾勒出其创作的整体风貌,从而理解沈从文退出文坛的真正原因。
   本论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的碰撞
   主要论述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由边远地区来到大都市后,产生了复杂的文化心理,通过作品的发掘分析沈从文早期的创作心理,揭示其创作中城乡两级世界对照的原因。
   第二部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以沈从文30年代的作品为考察对象,讨论其创作理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大背景下由憧憬到无奈直至绝望的过程。正是由于理想的破灭,直接导致了其40年代紧张的人生思索。
   第三部分:生命的沉思
   “生命”观是40年代沈从文深入思考的核心所在。这一时期,沈从文将自己置身于纷乱芜杂的社会现实中,以一己之心对这个巨大的社会现实进行思考,与它发生剧烈的摩擦,因此而生的切身的精神痛苦,使他无法自拔。这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沈从文“弃文”的原因提供一定的帮助。
   沈从文小说表现出的城乡对峙的整体格局以及对乡下人和城里人不同的情感取向,源于他独特的身世经历和都市挫折所带来的文化自卑。而当他为这种自卑的苦闷折磨得苦不堪言时,他的乡村生活经验和恋乡的心理原型又为他铺好了退路,使他苦楚的灵魂在精神还乡的“白日梦”中得以栖居和安抚。他始终像一个钟摆摇晃于都市与湘西之间。一方面他企羡都市的热闹和相对自觉,另一方面他又渴望湘西社会的淳朴自然。作为作家的沈从文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凭借着一个作家的敏感多思和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体察到历史发展本身所固有的这一矛盾,并且他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不自觉地深陷其中。这就决定了他想寻找都市与乡村和谐相处的美好梦想的幻灭。同时他只是一味地沉湎于历史的失却中,而没有看到失却的同时的螺旋式上升,所以他无法走出困惑其创作过程的内在的精神冲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