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d(PPh)Cl-CuCl/AC催化乙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
【6h】

Pd(PPh)Cl-CuCl/AC催化乙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DEC的性质及应用

1.2 DEC的供需现状

1.3 DEC的合成现状

1.3.1光气法

1.3.2酯交换法

1.3.3乙醇氧化羰化合成法

1.3.4草酸二乙酯脱羰基法

1.3.5氨基甲酸乙酯法

1.3.6乙醇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

1.3.7脂肪分解酶催化法

1.4本论文的工作

第二章乙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基合成DEC的产物分析

2.1实验部分

2.1.1仪器和设备

2.1.2分析条件

2.2气相乙醇直接氧化羰基合成DEC的产物定性分析

2.2.1气相组成定性分析

2.2.2液相产物定性分析

2.3气相乙醇直接氧化羰基合成DEC的产物定性分析

2.4乙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EC的产物机理分析

2.5小结

第三章乙醇氧化羰化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1引言

3.2乙醇气相氧化羰化反应体系热力学数据的求取

3.2.1 DEC自由能的计算

3.2.2甲酸乙酯和1,1-二乙氧基乙烷自由能的计算

3.2.3其他物质的自由能的求取

3.2.4反应焓的计算

3.2.5平衡常数的计算

3.2.6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3.3计算结果及讨论

3.3.1主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3.2副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4温度对主副反应的影响

3.5小结

第四章实验部分

4、1化学试剂

4.2催化剂的制备

4.2.1活性炭以及氯化铜的预处理

4.2.2 CuCl2-Pd(PPh3)2Cl2/AC催化剂的制备

4.3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3.1实验流程及装置图

4.3.2催化剂的评价条件

4.3.3产物的分析方法

4.3.4催化剂活性评价的指标

4.4催化剂的表征

4.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4.2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4.3催化剂的比表面测试

4.4.4IR光谱

4.4.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第五章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和催化活性的研究

5.1空白实验

5.2催化剂的筛选

5.2.1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2.2载体的影响

5.3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3.1双氧水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3.2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3.3优化条件下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考察

5.4催化剂寿命实验

5.5催化剂的性能表征

5.5.1比表面孔结构分析

5.5.2催化剂XRD分析

5.4.3催化剂的XPS分析

5.4.4催化剂的SEM分析

5.4.5红外光谱(FTIR)

5.6小结

第六章工艺条件对乙醇气相氧化羰化的影响

6.1结果与讨论

6.1.1外扩散的考察与消除

6.1.2内扩散的考察与消除

6.1.3反应温度的影响

6.1.4反应压力的影响

6.1.5物料配比的影响

6.1.6空速的影响

6.1.7催化剂填充量的影响

6.2小结: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碳酸二乙酯(DEC)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工产品,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特别是近年来发现DEC可以取代MTBE作为汽油和柴油的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现有提出的制备DEC方法中,乙醇气相氧化羰化合成DEC最具有前景,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高效催化剂。本论文筛选出用浸渍法制备的Pd(PPh3)2Cl2-CuCl2/AC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综合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活性、和活性位进行了研究,并且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催化剂活性评价表明,经单因素优化所获得的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载体预处理过程中双氧水的用量为活性炭的1-2倍(v/v),活性组分Cu的负载量为9.0﹪(wt),Pd的负载量为0.5﹪(wt)。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消除内、外扩散效应的影响后,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气的配比、空速和催化剂填充量等工艺参数对乙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1.0MPa、气相空速为1260h-1-2500h-1(N2∶CO∶O2=4∶8∶1)、乙醇的液相空速为2.0h-1和催化剂填充量为5ml-7.5ml时,乙醇的转化率为30.43﹪,DEC的选择性达到95.74﹪,副产物为乙醛、甲酸乙酯和1,1-二乙氧基乙烷;催化剂在反应100h内,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在Pd(PPh3)2Cl2-CuCl2/Ac催化剂上,二价铜和二价钯是乙醇气相直接氧化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中心,氯离子的流失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