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奥曲肽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渗出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
【6h】

奥曲肽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渗出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引 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结 果

1奥曲肽组与对照组手术情况比较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综述的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内正常的淋巴循环遭到破坏,被破坏处的淋巴液滞留在盆腹腔间隙内,而被破坏的淋巴循环尚未修复、重新建立侧枝循环,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淋巴液漏出,积聚包裹形成淋巴囊肿。小的淋巴囊肿可无明显症状,大的淋巴囊肿可压迫输尿管、血管、淋巴管及肠管,进一步引起输尿管梗阻性肾积水、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水肿及肠梗阻等。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天然生长抑素类似物,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奥曲肽通过减少淋巴液的产生,促进术后淋巴管漏口的愈合,减少淋巴液的漏出,进一步减少相关并发症,现已被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肾移植术后、前列腺癌术后等,但目前还尚未有报道奥曲肽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液漏出和淋巴囊肿的影响。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渗出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证实为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共60例,并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09年临床分期标准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奥曲肽组30例、对照组30例。奥曲肽组术后皮下注射奥曲肽直至引流管拔除,对照组不予奥曲肽处理。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每日引流量、引流时间,并观察淋巴囊肿形成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1、将60例宫颈癌、子宫内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病理特征、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奥曲肽组与对照组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数、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奥曲肽组每日引流量、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96.88±28.03vs127.84±54.53,4.37±1.30vs6.0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奥曲肽组形成淋巴囊肿2例(6.67%),均单侧,无发热、压迫等症状。对照组形成淋巴囊肿8例(26.7%),单侧5例、双侧3例,3例出现发热、腹痛,产生压迫症状,引起下肢肿胀,其中1例淋巴囊肿压迫血管,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形成静脉血栓,两组相比,淋巴囊肿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奥曲肽组用药期间,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不适以及胃肠胀气、厌食等,术后监测血糖、血脂、肝肾功等,未发现异常。 结论: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后皮下注射奥曲肽有助于减少淋巴渗出,降低淋巴囊肿的形成率,术后早日拔除腹腔引流管,进一步减少淋巴囊肿形成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后续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