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身体机能和体能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6h】

青岛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身体机能和体能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和分析青岛市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以及超重和肥胖对学生身体机能和体能的影响,分析超重肥胖与身体机能、体能的相关关系。为评价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和超重肥胖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青岛市7~18岁在校中小学生,共调查5358名7~18岁中小学生,其中有效数据5278份(98.5%)。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一般状况的调查;同时进行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身体机能指标(心率、血压和肺活量)以及身体运动素质指标(50m跑、握力、肌力、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耐力跑)的测量,并计算体能指数(PFI)。应用 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根据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青岛市中小学生超重的检出率为15.2%,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967,P﹥0.05);但是肥胖的检出率为11.0%,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36,P﹤0.05),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肥胖检出率减少。
  2.青岛市中小学生男生总体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7.8%和14.8%,女生总体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和7.0%,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总体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5.8%和13.5%,农村学生总体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7%和8.4%,肥胖检出率城乡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大于农村。
  3.中小学生在身体机能指标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P﹤0.05),肺活量体重指数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5);对于体能指标,相比正常组,超重组或肥胖组的测试成绩都较差,而且采用体能指数(PFI)综合评价,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5)。
  4.偏相关分析,除坐位体前屈外,BMI与其他各项机能和体能指标均有关,其中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耐力、50米跑呈正相关(P﹤0.05),与肺活量体重指数、肌力、握力指数和跳远呈负相关(P﹤0.05)。
  5. 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入回归方程的指标有收缩压(OR=1.049,95%CI为1.043-1.056)、肺活量体重指数(OR=0.924,95%CI为0.918-0.930)、耐力(OR=1.003,95%CI为1.002-1.004)、握力体重指数(OR=0.005,95%CI为0.003-0.009)、肌力(OR=0.971,95%CI为0.966-0.975)、跳远(OR=0.994,95%CI为0.991-0.998),舒张压、心率、50m跑和坐位体前屈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青岛市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已经接近全国一线城市的水平,形势严峻,低年级的学生是预防肥胖的重点人群。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和体能素质与身体形态是有相关关系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