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食管心脏电复律转复心房扑动的临床研究
【6h】

经食管心脏电复律转复心房扑动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食管心脏电复律与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两种复律方法转复心房扑动(房扑)的复律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房扑患者复律方法的选择。
  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门诊、病房及急诊就诊的房扑患者60例,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天以上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平均(47.5±13.6)岁。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9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4例,原因不明者21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房扑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应用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电复律转复房扑,B组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进行TEAP转复房扑。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转复成功率、插管深度、复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结果:A组采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对30例房扑患者进行经食管电复律,首次放电20J,未成功转复者,再次放电30J,共28例转为窦性心律,总成功率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插管深度为(36.60±1.28) cm;B组采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对30例房扑患者进行TEAP,共22例转为窦性心律,总成功率7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插管深度为(36.97±1.33) cm,两组患者复律后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或减轻,A组与B组相比,转复房扑的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入食管深度两组无差别(P>0.05)。
  结论: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电复律转复房扑的成功率较TEAP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电复律时需要的能量较低,比较安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电复律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