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仅仅是黑人:伟大的超越——詹姆斯·鲍德温小说《向苍天呼吁》研究
【6h】

不仅仅是黑人:伟大的超越——詹姆斯·鲍德温小说《向苍天呼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詹姆斯·鲍德温其人及《向苍天呼吁》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詹姆斯·鲍德温其人

(二)《向苍天呼吁》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以“爱、理性和宽容”超越传统“抗议”主题

(一)宗教——“我向前望去,我满腹狐疑”

(二)种族——在绝望与希望中徘徊的鲍德温

(三)性向——勇敢的同志斗士詹姆斯·鲍德温

(四)私生子意象

三 对美国黑人进步征程中黑人群像的塑造

(一)“伪善”宗教的代言人——父亲加布里埃尔

(二)屈服于命运的黑人女性代表——母亲伊丽莎白

(三)黑人女性反抗的先驱——姑姑弗洛伦斯

(四)“灵魂觉醒”的教徒——约翰

四 一曲悠扬的黑人升华之歌——独具特色的音乐性

五 《向苍天呼吁》的地位与影响

(一)小说《向苍天呼吁》的地位

(二)小说《向苍天呼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詹姆斯·鲍德温在黑人文学史中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作家,上承理查德·赖特,下启托尼·莫里森等年轻作家。在代表作《向苍天呼吁》中,他将黑人文学的抗议、激烈的创作传统完美得过渡到平稳、温和的创作角度,为黑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向苍天呼吁》是詹姆斯·鲍德温的代表作,是其最为出色的一部小说。鲍德温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依托,描绘了一个普通黑人家庭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以及种族歧视的社会现实,以小见大,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美国黑人的悲剧命运,同时对宗教的愚昧和“伪善”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向苍天呼吁》完成于1953年,作者鲍德温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这部小说。因此,小说的构思和写作过程无不深受当时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鲍德温创作《向苍天呼吁》这十余年,国内外环境风雨突变,国际格局动荡不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非洲国家独立浪潮、黑人文学和黑人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哈莱姆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影响,这些写作背景使得鲍德温的作品呈现出一个新的方向,即以“爱”和“宽容”来回应种族歧视,并且站在“人性”的高度来思考种族问题。
  在黑人文学作品中,种族和宗教问题是亘古不变的主题,鲍德温的作品也不例外,但是全新的思考角度令他在黑人作家中独树一帜。鲍德温认为,找到种族冲突的根源并且实现种族融合才是解决种族问题的关键。赖特的以暴制暴的“抗议小说”模式已不再适用,思想深度的升华使得鲍德温最终完成了对赖特的超越。除了种族和宗教问题,在小说中鲍德温还从性向和私生子方面对黑人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鲍德温在《向苍天呼吁》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伪善”宗教的代言人加布里埃尔、屈服命运的黑人女性伊丽莎白、想要反抗却以失败告终的弗洛伦斯,以及代表了鲍德温童年缩影的主人公约翰。这些人物看似普通,却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众多黑人,具有典型性。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来整体把握小说的创作主题。
  詹姆斯·鲍德温在小说中将自己放在了“美国人”的位置而不仅仅是美国黑人,由此表现出的对种族问题的全新思索角度,影响了当时及后来的许多黑人作家。而《向苍天呼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小说中体现出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音乐性,同样为他吸引到大批追随者,使他成为黑人文学的新一代领头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