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秦儒家思想没有导致戏剧的晚出
【6h】

先秦儒家思想没有导致戏剧的晚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一、从儒家起源上看,儒家并非与鬼神绝缘

二、从儒家的鬼神观上看,儒家并非排斥鬼神和神话

三、从儒家经典中可以发现里面保存了很多的神话

四、支撑“儒家导致戏剧晚出”的其他理由难以成立

结 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以理性见称的儒家思想破坏了中国古代神话的系统性,从而导致了中国戏剧的晚出。这种观点已经开始受到了质疑。我的导师徐振贵先生最近发表文章,已讨论了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新含义,同时也指出儒家思想并不排斥神话和鬼神。只是限于篇幅,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而是鼓励我继续研究和探讨。 笔者认为,首先从儒家的起源上看,儒家与巫史卜祝是同源的,而他们存在着共同的思想背景,相信鬼神的存在。而儒家也不可能彻底摆脱这个历史起源。从孔子在《论语》中的话语来看,孔子并不是不谈鬼神。在《论语》中发现了很多的关于鬼神的材料。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当时有理性精神的萌芽,但是巫卜文化仍然占据思想主流。而孔子也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的背景。在《左传》中可以找到有孔子同时期的国家和社会中的神秘现象。 再者,从儒家的经典来看,里面存在着大量的神话,这些神话基本涵盖了社、历史、文化、人类起源等重大问题。为什么以理性著称的儒家会在其经典中保留下神话?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经典中有许多是从遥远的古代遗留下来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学术的传承方式决定历代的注疏之学会不断地补充很多的原始材料。而最根本的就是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的影响。重视历史导致了对古代的向往,而这就为神话的保存提供了文化上的空间和条件。 第三,支撑“儒家思想导致戏剧晚出”的其他理由难以成立。所谓“神话历史化”也不像一般学者论述的那样是在破坏神话,相反,这个过程正是神话从非艺术领域向艺术领域转变的一个过程。历史化了神话造就了神话化的历史,从而把神和人连接起来,使得我国神话也具备了同性同形的特点。由于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的统治地位,儒家经典的流传具备了其他学派无法具备的优势,从而使里面的神话也得到相应的传播。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说儒家思想并没有导致戏剧的晚出。

著录项

  • 作者

    甄洪永;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振贵;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古代文学(~1840年);
  •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神话; 戏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