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产生依据

(一)历史背景:和平与发展上升为时代主题

(二)现实需要:加快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三)主观动因:“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坚定信念和实事求是态度

二、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愿景

(二)马克思、思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转变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共同富裕道路的艰难探索

三、特殊氛围:文化交融中的“中国底色”

(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贯传统

(二)“跨越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难以完全承接现代文明

(三)中华文明具有包容和吸纳优秀外来文明的特质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历史逻辑

(一) “文化大革命”末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困境中的反思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实践中的摸索

(三)十三大至“南方谈话”:理论上的成形

(四)十四大至十五大:应用中的完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理论逻辑

(一)“三大理论”为支撑的共同富裕认识上的新突破

(二)“三步走”为目标的共同富裕战略上的新布局

(三) “两个主体”为核心的共同富裕制度上的新模式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发展

(一)“先富后富共同富”:提倡个人勤劳致富

(二)“经济特区”:支持个别城市率先发展

(三)“两个大局”: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二、十四大至十六大:突出“国富”的整体性考量

(一) “分税制”:加强中央财力

(二)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归位

(三)国有企业改制: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三、十六大至十八大:关注“民生”的统筹性应对

(一)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存状况

(二)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

(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四、十八大以来:凸显“共富”的突破性布局

(一)群众路线: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二)“两个百年”构想:确立了共同富裕的路线图

(三)“四个全面”布局:开创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四)新发展理念: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更高追求

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同富裕建设面临的大好机遇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为共同富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共同富裕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为今后共同富裕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世界性市场经济危机催生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带来生产力的新一轮解放

(五)和平发展使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拥有更多主导权

二、共同富裕建设面对的严峻挑战

(一)效率与公平的两难取舍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艰难兼容

(三)经济持续发展与利益分配的矛盾

(四)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抵触

第五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二)计划与市场并用原则

(三)坚持与创新结合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建设的推进路径

(一)确立共同富裕导向,构建富裕新形态

(二)注重供给侧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倡导劳动正义,努力实现公平分配

(四)完善“中国道路”,优化发展的国际环境

三、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主要举措

(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二)鼓励创新驱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

(三)完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使居民收入差距合理化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五)推动精准扶贫脱贫,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步伐

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二)政治保障: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思想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四)制度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展开▼

摘要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中国自古代以来就一直向往“大同社会”。空想社会主者对资本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制度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批判,并为人们详尽描绘了“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设想了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大家富裕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以资产阶级理性和道义出发,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少数有识之士的示范带头和统治者的良知、剥削者的良心发现上,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理想社会带有明显平均主义的色彩。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只有物质条件方面有了必要的准备才能过渡到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并且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共同富裕思想才由空想变为科学。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做了诸多探索与尝试,并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也是苏联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但实践中苏联实行的农业和工业的全盘集体化、生产的高度计划化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等措施,尽管苏联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可人民并没有过上富裕和幸福的生活,导致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与苏联如出一辙,一开始还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所警惕,但后来还是重复了苏联的老路,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建设最终草草收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党和政府重新研判了国际形势,认为“和平与发展”上升为时代主题,在认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尝试以市场经济来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 从形成过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遵循了对以往社会主义建设反思、逐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部署的这样一个逻辑。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做出了回答,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全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理论支撑,来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及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第二是做出了“三步走”的共同富裕战略布局。第一步是实现温饱,解决“吃饭”问题,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能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第二步是实现小康,解决“生活”问题,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改善群众的生活。第三步实现“共富”目标,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进步性;第三是构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一般规律,中国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那就是:第一,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搞经济建设这一点上,邓小平的态度一贯是坚定的、明确的,表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尤其是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不放”、“毫不动摇”;第二,以改革开放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就要补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这一课,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改和怎样改的问题,那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鉴于中国和传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差距,力主对外开放,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缩短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第三,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来保证共同富裕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特色,一是有别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完全的公有制、产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行不通;二是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少数人富裕与共同富裕。 中国重大改革的推动力始终是由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倒逼产生的,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也是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社会问题千头万绪,邓小平抓住了主要矛盾,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力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在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上,很清晰地显示了邓小平的开创性思维:鼓励一部分人富起来,接着支持个别城市率先发展,最后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后富共同富”、“两个大局”、“三步走”等思想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不平衡发展的富裕道路和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践行共同富裕事业,但是,经过以调动生产积极性为主要手段的“先富”发展之后,“后富”重复“先富”之路却并不可行,所以这一时期经过市场化改革后,实现了“国富”: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加强了中央财力、通过市场化改革减轻了政府负担、通过国有企业改制做大做强了国有企业,以此为基础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到质的突破的转变,“国富”为以后的“共富”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加上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推动,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而同时,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机制并不完善,一些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也开始显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是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意味着老百姓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在中国体制转换、社会变革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保障制度和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出现了就业、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突出的社会问题,所以胡锦涛提出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的问题也不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许多问题会被掩盖,一旦经济增速放缓,许多问题会集中暴露出来。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遇冷之后,中国的对外出口下降,同时,国内“土地财政”不能持续,使经济的投资推动乏力,这时候急需通过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来释放内需以拉动经济。另一方面,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到了结构升级的临界点,需要鼓励创新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减轻资源环境对中国经济的约束。习近平倡导群众路线,重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提出实现“中国梦”以凝聚人心,做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共同富裕做出了顶层设计。 在当代中国,科学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坚持三个大的原则:第一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强调效率优先,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分配就会越来越重要,这既是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高效生产的需要;第二是计划与市场并重原则。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最鲜明的中国特色,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是“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第三是坚持与创新结合原则。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同时也要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以创新精神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需要从公平和发展两个纬度去重新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深层次的问题,完善“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市场经济是目前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组织方式,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要探索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相对不足这一固有矛盾;还应审视在经济高效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使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我们的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共同富裕“三步走”的战略,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始谋划第三步,所以又到了关键的时刻。下一阶段中国的共同富裕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第一是确立共同富裕导向,构建富裕新形态,中国的共同富裕到了由先富到共富转向的时候,在国内应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生活,在国际上应走合作共赢之路;第二是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力争高效生产,人口众多就意味着只有高效生产才能真正达到共同富裕;第三是倡导劳动正义,努力使分配更公平,中国的共同富裕要依靠广大人民的共同劳动创造,也依赖于贯彻按劳分配来缩小收入差距;第四是完善“中国模式”,改善共同富裕的外部环境。只要中国自身发展的好,“中国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困扰市场经济的经济危机问题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那么“中国模式”就能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在当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缩小收入差距和逐步消除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第一是创新公有制模式,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体现出“公有”性质,回馈社会;第二是完善分配制度,逐步使居民收入差距合理化。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完善保障制度,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第三是鼓励创新劳动,以科技上的重大突破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推动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第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出路;第五是加大扶贫力度,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发展之路。为保障以上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一,要重塑信念,加强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第二,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第三,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四,推进民主进程,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