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类型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6h】

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类型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1.1.1 甲状腺癌流行病学现状

1.1.2 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1.3 甲状腺癌患者的应激反应研究

1.1.4 癌症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甲状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2.1.1 生活质量的概念及特点

2.1.2 甲状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2.1.3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

2.2 甲状腺癌患者应激反应研究现状

2.2.1 焦虑和抑郁

2.2.2 压力

2.2.3 疲乏

2.2.4 创伤后成长

2.3 癌症患者应激反应类型的研究现状

2.3.1 应激反应评估工具

2.3.2 类别分析研究方法

2.3.3 癌症患者应激反应类别分析研究现状

2.4 小结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基本资料

3.2.3 广泛性焦虑置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

3.2.6 简易创伤后成长量表(The Short Form of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SF)

3.3.1 资料收集

3.3.2 质量控制

3.4 伦理考虑

3.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一般人口学和疾病相关特征

4.2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 甲状腺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4.4 甲状腺癌症患者的应激反应类别划分

4.4.1 模型拟合指标

4.4.2 参数估计

4.4.3 各类别的人口学与疾病资料比较

4.4.4 各类别的应激反应比较

4.4.5 不同类别的生活质量的比较

4.5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关系

4.5.1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FLIC总分的关系

4.5.2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躯体健康能力的关系

4.5.3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的关系

4.5.4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症负担的关系

4.5.5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社交健康的关系

4.5.6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恶心的关系

第五章 讨论

5.1 甲状腺癌患者的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

5.1.1 甲状腺癌患者负性应激反应明显

5.1.2 甲状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

5.1.3 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质置情况

5.2 甲状腺癌患者的应激反应类别

5.3 各类别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关系

5.4 创新性与局限性

5.4.1 创新性

5.4.2 局限性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基于甲状腺癌术前患者对焦虑、抑郁、疲乏、压力和创伤后成长的体验状况,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方法鉴别患者应激反应类型;比较不同应激反应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水平。
  方法:
  本研究从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190名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住院患者,在入院时(T1)和出院前(T2)两个时间点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Questionaire,GAD-7)、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4-item,PSS-4)、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简易创伤后成长量表(The Short Form of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SF)和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The 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FLIC)测量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压力、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体验状况及其生活质量。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x2检验、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和混合效应模型等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T1阶段,170名甲状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FLIC总分为122.54±20.35;躯体健康能力得分为51.26±9.77;心理健康能力得分为30.58±6.68;癌症负担得分为16.33±3.77;社交健康得分为11.66±2.99;恶心得分为12.75±2.14。抑郁得分为5.52±5.31,抑郁阳性率为52.9%。焦虑得分为6.45±5.48,焦虑阳性率为59.4%。压力得分为6.08±2.41,其中高于均分有43.5%。疲乏得分为4.49±2.30,高于均分有51.8%。创伤后成长得分27.76±13.45,高于均分有57.6%。
  2.T2阶段,接受随访的85名甲状腺癌患者FLIC总分显著低于T1阶段FLIC得分(t=3.289,P=0.001);在T2阶段的躯体健康能力得分显著低手T1阶段得分(t=2.977,P=0.004);T2阶段癌症负担得分显著低于T1阶段的得分(t=3.665,P<0.001);恶心得分T2阶段显著低于T1阶段(t=2.827,P=0.006)。
  3.根据焦虑、抑郁、疲乏、压力和创伤后成长得分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将170个样本分为三类:“高困扰低成长组(类别1)”、“中困扰高成长组(类别2)”和“低困扰中成长组(类别3)”。类别1患者的抑郁、压力、疲乏得分显著高于类别2、类别3的得分。类别2患者抑郁、焦虑、压力、疲乏显著高于类别3;创伤后成长得分显著高于类别3、类别1。
  4.在T1阶段,类别3的躯体健康能力得分和FLIC总分显著高于类别2和类别1的得分;类别3的心理健康和癌症负担得分均显著高于类别2和类别1的得分;类别3的社交健康和恶心显著高于类别1。在T2阶段,类别3的躯体健康能力、心理健康得分和FLIC总分均显著高于类别1和类别2的得分;类别3的癌症负担得分显著高于类别2,社交健康显著高于类别1。
  结论:
  1.甲状腺癌患者体验的负性应激反应水平较高,而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
  2.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低,且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健康能力、癌症造成的负担及恶心三个维度较手术前有所下降。
  3.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多种负性应激反应和正性变化-创伤后成长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得到三个应激反应类别,分别是:“高困扰低成长组”、“中困扰高成长组”和“低困扰中成长组”。不同类别的甲状腺癌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得分有差异,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可以预测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