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土社会婚育观念变迁研究——以济南市大涧沟村为例
【6h】

乡土社会婚育观念变迁研究——以济南市大涧沟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村落日常生活

第一节 村落空间秩序

第二节 村落文化场景

小结

第二章 婚育观念变迁的轨迹

第一节 传统的讲究

第二节 革“新”

第三节 政治化的婚育观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婚育观

第五节 多样化的婚育观

小结

第三章 婚育、家庭与村落社会

第一节 婚育观念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婚育观念变迁的“反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婚育观念的变迁是乡土社会变迁过程中村民思想观念的一大变化,对其变迁逻辑的解读有助于把握整个乡土社会在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结构与机制。笔者所选的大涧沟村是济南的一个城边村,近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却不闭塞,村民的婚育观在建国以来伴随村落发展有着明显的变化,不同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通过对村民婚育观念变迁逻辑的分析,试图展现其背后映射的多重社会关系,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婚育研究个案。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结语三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对学术界研究婚育问题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交代了田野资料的来源。
  第一章“村落日常生活”介绍了大涧沟村的空间秩序与文化场景,以村落民俗志的方式对村落日常生活图景进行再现。特定村落的婚育观作为村落文化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与村落内部的其他知识相互联系,对这些知识进行描述,既能够展现大涧沟村民婚育观念形成和变迁的村落语境,又能与之形成互文关系。
  第二章“婚育观念变迁的轨迹”把近几十年村民的婚育观念按照历史时期分为民国时期、建国至文革、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和近几年五个阶段,历时的描绘每一个阶段村民婚育观念的突出特点,对不同时期的婚育习俗进行深描,通过对村民的婚育行为和口述资料的解读以折射村民的婚育观念。
  第三章“婚育、家庭与村落社会”按照要素梳理了村民在择偶观、婚姻媒介、通婚圈、婚育习俗、家庭分工、生育偏好上历时的变化,显示出婚育观念变迁的逻辑。同时村民婚育观念的变化反应在村民的家庭生活和村落社会中,出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凸显、村落性别意识的淡化、村民日常交往世界的变化等“反作用”。
  结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展望乡土社会婚育观念未来的发展趋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