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京与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比较研究
【6h】

东京与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理论基础

2.2 农业生产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2.3 农业生产功能调整的驱动因素研究

2.4 农业生产功能调整的对策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东京都市圈农业生产功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东京都市圈农业产值结构演变及原因分析

3.3.1 农业五大部门产值结构变化

3.3.2 农业生产功能系数

3.4 东京都市圈农产品产量演变及原因分析

3.4.1 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

3.4.2 主要畜产品产量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去50年东京都市圈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差异及演变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 研究方法

4.3.1 农业产值结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

4.3.2 农作物生产功能空间差异及其演变

4.3.3 畜产品生产功能空间差异及其演变

4.4 东京都市圈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差异之影响因素分析

4.4.1 内部因素

4.4.2 外部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概况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

5.3.1 农业生产功能系数

5.3.2 极差归一化

5.4 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概况

5.4.1 北京大都市区农业产值结构演变

5.4.2 北京大都市区农产品产量演变

5.4.3 北京大都市区当前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驱动力分析

6.2 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驱动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4 驱动因素的回归分析

6.4.1 北京大都市区农业总产值演变驱动因素的回归分析

6.4.2 北京大都市区农产品总产量演变驱动因素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2 对于北京大都市区的研究结论

7.1.3 研究结论小结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都市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耕地逐渐短缺。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大都市区的耕地,对大都市区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都很重要。在耕地短缺的背景下,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的时空演变产生了一定的规律性。东京都市圈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圈,日本二战后,东京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农业生产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大都市区的经济辐射作用逐渐扩散,其农业生产功能也正处于急剧变化期并正在生成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二者农业生产功能演变趋势的对比分析、相同特点的总结及原因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大都市区农业发展的共性;而对二者差异性的总结也将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大都市区的现代农业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分别采用东京都市圈1960年以来、北京大都市区1978年以来的农业生产数据,从农业产值和农产品产量两方面对二者农业生产功能的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首先对农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之后利用农业生产功能系数、农业生产功能变动系数等方法,分别分析了东京都市圈、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的演变过程及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简单定量分析及实证分析的方式探讨了二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总结了两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共性,分析了二者在农业生产功能演变中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差异性出现的可能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东京都市圈及北京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具有以下几方面共性:
  (1)农业产值结构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大都市区农业产值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谷物种植业比重大幅下降,农业结构逐渐趋于现代化。在两大都市区的经济发展中均存在年份转折点,在该年之后农业生产功能系数下降速度放缓,农业产值结构进入偏离传统农业的高层次稳定发展期。
  (2)农产品产量方面:粮食的生产功能均减弱,猪肉和禽蛋等畜产品的生产功能均加强。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两大都市区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均趋于下降或进入稳定调整阶段。
  (3)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差异方面:两大都市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重点区县。两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的演变均呈现出了圈层化的特点,都市区核心区域及周边已基本丧失农业生产职能,这基本与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理论相吻合;而在城市周边以外的区域,其农业生产分布大致能看出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影子,但由于交通发展等因素对于距离因素的弱化,这种空间分布规律性逐渐减弱。
  (4)驱动因素方面;农业投入要素仍是影响两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对于二者差异性的总结发现,不同经济基础、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模式、政策背景以及城市区域规划都可能会对不同大都市区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差异性造成影响。而要促进大都市区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处理好大都市区农业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