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对晚期进展性圆锥角膜的效果评价
【6h】

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对晚期进展性圆锥角膜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角膜胶原交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K值高于65D的晚期进展性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性研究。选取在我院行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的圆锥角膜患者47人(54眼)。纳入标准:1.角膜最大K值大于65D;2.最薄角膜厚度大于340μm;3.无明显角膜瘢痕;4.无其他眼部及全身系统系疾病。
  无菌条件下行表面麻醉,微型角膜刀去除角膜中央50μm厚度上皮,直径为9mm,点0.1%核黄素溶液,每3分钟一次,共30分钟,OCT测量角膜厚度,若厚度小于400μm,予0.1%低渗核黄素溶液点眼,每10秒1次,共2分钟,至角膜厚度达到400μm,裂隙灯下观察到前房内核黄素闪辉后进行紫外线A照射。照射参数:紫外线A波长为370nm,能量密度为3mW/cm2,照射光源距角膜顶点5cm,照射时间30分钟。照射期间,每3分钟点一次0.1%核黄素溶液,照射结束后给予绷带性角膜接触镜,并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qid,共1周。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后摘除接触镜,并加用氟米龙滴眼液,qid,共4周。
  术后定期随访,共12个月,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者随访前2周摘除。记录术前及每次随访患者角膜最大K值、平坦K值、陡峭K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最薄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参数。
  结果:
  1.角膜最大K值术前平均值为73.5±7.2D,术后6个月降至70.9±6.0D(P<0.01),术后12个月降至70.2±5.6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术后1年的随访期间,平坦K值、陡峭K值、平均K值均呈下降趋势,Kmean、K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裸眼视力术前平均为1.04±0.29(logMAR),术后6个月提高到0.99±0.29(P=0.053),术后12个月提高到0.96±0.29(P<0.01),术后12个月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术后6月及1年分别为0.72±0.26、0.59±0.27(P<0.01)、0.55±0.2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5.最薄角膜厚度术前为408±36um,术后6月、1年分别为392±37μm(P<0.01)、391±35μm(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6.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有2只眼(3.7%)交联术后12个月角膜最大K值增加,视力下降。
  结论:
  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可有效控制高K值晚期进展性圆锥角膜的进展,延缓甚至避免了行角膜移植术。52只眼角膜K值明显降低,视力改善,均获得良好疗效,所以晚期圆锥角膜不应纳入角膜交联术的排除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