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T MR腰骶神经成像显示椎间盘突出位置与神经根压迫及体征的相关性
【6h】

3T MR腰骶神经成像显示椎间盘突出位置与神经根压迫及体征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已发表) 腰骶神经丛病损MR弥散张量神经成像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索3.0T磁共振腰骶神经成像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与神经根压迫及临床体征的相关性,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辨别判断有临床体征神经根突出位置及估量腰骶神经根损伤程度。为患病原因尽早准确定性、定量诊断提供参考,为临床手术方式及预后提供直接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择行椎间盘去除术治疗的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有体征组、20例无椎间盘突出神经症状的志愿者为无体征组。使用Siemens TrioTim3.0T磁共振扫描仪及TIM相控阵线圈进行图像采集,有体征组87例病人术前均行常规腰椎MRI检查及3D SPACE STIR、部分行3D SPACE STIR增强扫描、DTI技术检查。无体征组进行常规腰椎MRI检查及3D SPACE STIR、DTI技术检查,受检者检查前均知情同意。图像后处理通过西门子工作站自带的3D数据分析软件Neuro3D处理,部分测量应用蓝韵PACS影像工作站。所有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值小于0.05被认为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磁共振检查发现87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有96节椎间盘突出,117根神经根受压,L4/5、L5/S1椎间盘突出83节,占所有研究突出椎间盘节数的85.42%。78例患者1节椎间盘突出,9例有2节椎间盘突出。在入组受压神经根中L5、S1神经根受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0.42%,和30.76%。观察入组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磁共振检查横断位图像,突出的椎间盘在水平面的位置统计结果显示:4区所占比例最少约13.79%,其余三个区所占比例差别不大。而且在实际测量研究中,突出的椎盘物只占一个分区空间者很少,尤其是1分区和2分区都占两个区及以上的空间,3区的也大部分占两个区以上空间,只有4区的是占一个区的空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位置与神经根的关系中,肩上类型最多,52根,约占44.44%,其次是肩前型27根,占比23.08%,再就是腋下型,26根,约占22.22%,而极外侧椎间盘最少,12根,约占10.26%,极外侧区突出极易漏诊。87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所见的:受压的L4神经根见于肩上类型最多,腋下类型最少;受压的L5神经根也是肩上型最多,腋下型最少;而在受压的S1神经根中腋下型最多,极外侧最少。腰椎常规MR检查显示,从1区到4区,引起腰椎神经根症状的突出程度逐渐减轻。1区椎间盘突出超过5.2mm,2区突出超过4mm,3区突出超过2.9mm,4区突出超过1.2mm,需进一步确定是否压迫神经根。同一节段突出的椎间盘,在不同区引起的临床体征不同。对神经根受压情况的显示,3D SPACE STIR序列较常规腰椎MR检查有明显优势,(P<0.05)。临床体征表现为L4神经根的常规MR序列诊断符合率为77.27%,3D SPACE STIR的诊断符合率为95.45%;临床体征表现为L5神经根的常规腰椎MR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9.66%,3D SPACE STIR的诊断符合率为94.92%;临床体征表现为S1神经根的常规MR序列诊断符合率为86.11%,3D SPACE STIR的诊断符合率为97.22%。DTI数据测量结果显示:与临床体征相关的受压神经根的FA值较正常志愿者降低(P<0.05),与临床体征相关的受压神经根的ADC值较正常志愿者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体征相关的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受压的FA值较和临床体征无关的由于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受压者降低(P<0.05),而ADC值较之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3D SPACE STIR技术对椎间盘突出位置的诊断准确率比单纯常规腰椎MR检查高。3D SPACE STIR技术所显示神经根损伤的程度及部位,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体征有相关性,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3D SPACE STIR技术能够显示神经根变异,避免微创手术时损伤神经根。3D SPACE STIR技术能够立体显示的椎间盘突出位置及神经根受压情况并与患者临床体征密切相关。腰神经根DTI测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体征存在相关性。磁共振检查多序列、多参数的联合应用,可以多角度分析椎间盘突出位置及受压神经根情况,以量化的方式去分析研究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与临床体征相关性,从而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