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彼得·基维情感认知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6h】

彼得·基维情感认知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彼得·基维简介

二、“情感认知主义”概述

三、对几组术语的区分和说明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情感认知主义”的美学根源

第一节 美学思想根源

一、哈奇森与十八世纪英国经验哲学

二、康德的审美自律

三、汉斯立克的形式主义自律论

四、伦纳德·迈尔的“风格”与“期待”

第二节 方法论根源

第二章 “情感认知主义”的起点——“轮廓理论”

第一节 “轮廓理论”的提出

一、由“音乐与情感关系”引发的思考

二、“轮廓理论”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解答

第二节 “轮廓理论”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异质同构”

一、“轮廓理论”对朗格“异质同构”的吸收

二、边缘的“异质同构”

第三节 “轮廓理论”与相关理论的比较

一、“轮廓”与“隐喻”的比较

二、与斯蒂芬·藏维斯“另一种轮廓”的比较

第四节 “轮廓理论”的局限

第三章 “情感认知主义”的核心——“升级的形式主义”

第一节 “升级的形式主义”对“轮廓理论”的延伸

一、情感与认知的争论

二、以情感属性“升级”传统形式主义

第二节 从形式主义到“升级的形式主义”

一、由纯器乐引发的形式自律问题

二、形式主义的局限

三、基维对形式主义的升级

第三节 对“升级的形式主义”三个维度的审视

一、语义学维度

二、历史主义的维度

三、社会功能的维度

第四章 “情感认知主义”的发展——纯音乐体验批判

第一节 三种纯音乐体验模式分析

一、唤起模式分析

二、再现模式分析

三、情感认知模式分析

第二节 纯音乐的理解和深层阐释

一、纯音乐的欣赏、理解和描述

二、纯音乐的深层阐释

第三节 纯音乐的聆听

一、为何聆听纯音乐

二、对基维纯音乐体验研究的评价

第五章 “情感认知主义”视野下的音乐与文学之争

第一节 音乐与歌词在歌剧中的对立融合

一、反宗教改革和歌剧兴起时期音乐与歌词的争论

二、形式自律论者对歌词主导地位的否定

第二节 对“标题音乐”文学性的质疑

第三节 对绝对音乐叙事学解释的诘难

一、“强”、“弱”叙事学解释的荒诞

二、“人格理论”的弊端

三、叙事学解释绝对音乐的困境

第六章 “情感认知主义”的美学价值及理论局限

第一节 “情感认知主义”的美学价值

第二节 “情感认知主义”的理论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综合和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将基维的“情感认知主义”分以下几部分论述:
  导论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节简述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基维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将他的美学研究按时间和侧重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详细说明,接着概述“情感认知主义”,重点对其由来、内容主张及论述中会出现的几组相似术语进行说明,详细论述“情感”和“认知”的关系,在“情感”的基础上为“认知”正名。基维虽深入研究与情感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但并不代表他是“情感论者”,他研究音乐美学的立场是坚定在认知论和形式主义之上的,基维为“认知”做出了自己的维护:首先,他将情感归为音乐的知觉属性,也同意用情感术语来描述音乐的做法,基维只是不认可认知论阵营对纯音乐进行的“无感情”分析,因此他才深入“情感”问题,一方面缓和认知论的“冷漠”,另一方面也正视情感论的局限,这也是他对认知和情感做出的最核心的调解。第二节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国外研究相对丰富,内容涉及也较为全面,国内由于译著和一手资料有限使研究处于介绍引入的初级阶段,专项研究相对缺乏。第三节概述本文借助和使用的方法论工具以及本文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说明阐发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第一章从问题出发探讨“情感认知主义”的发生和渊源。总的来说,“情感认知主义”是以分析美学的视角讨论艺术哲学问题,而分析美学也是二十世纪长期占据西方主流的方法论,因此它也自然而然成为“情感认知主义”的方法论根源。在美学思想根源上,基维首先受到十八世纪英国经验哲学的影响,这也是他早期研究的重心,对经验哲学的关注使他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情感”,之后他对音乐中情感因素的处理又为“情感认知主义”奠定了基础。其次,作为一名非常注重历史观的形式主义者,基维在研究中多次分析康德和汉斯立克的形式论,他受二者的影响也毋庸置疑。再者,“情感认知主义”之所以以“升级”的形式主义自居,正因其“升级”的不单纯是情感,还是一种心理机制,“轮廓理论”正是某种心理上的“异质同构”,这一点和同样从心理学视角看问题的伦纳德·迈尔有相似处,基维也不止一次分析迈尔的“期待”与“风格”论。
  第二章探讨“情感认知主义”的起点“轮廓理论”。“轮廓理论”的提出建立在基维对音乐与情感问题思考的基础之上,是基维对“情感如何存在于音乐中”的解决,这个解决方案初步表明了基维的形式主义立场。“轮廓理论”是“情感认知主义”的基础,是“升级”传统音乐形式主义的方式,是基维解决音乐与情感关系的钥匙。简言之,“轮廓理论”以一种相似论来解答“情感如何存在于音乐中”,认为人们表现出某种情感(忧伤或欢乐等)时的动作形态与音乐被感知为相应情感时的描述方式或者听觉方式等存在一种“轮廓”的相似性。这样一来,曲调缓慢低沉的音乐和正在悲伤的人都据有“悲伤”的客观属性,相似的“悲伤”连接了音乐和情感,使二者存在某种“异质同构”。“轮廓理论”有力反驳了“情感论者”主张的“音乐唤起我们感情”的说法,使情感成为一种客观知觉属性存在于音乐中,这样一来,基维就为情感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本章通过对“轮廓理论”的审视重点讨论几个内容:首先,“轮廓理论”对苏珊·朗格“异质同构”的吸收。朗格和基维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处理都是站在“形式”的立场上,朗格的“形式”更为抽象,指形成整体的某种排列方式,是一种“逻辑形式”,她将情感置于音乐中,以某种“异质同构”来解释二者关系,基维从朗格处吸收的正是这一点,但是基维不同意朗格对普通情感语言运用的回避,也不认同将情感以象征符号置于音乐中的做法;其次,“轮廓理论”独特的跨学科性使我们从中发现了很多相关理论的影子,其中,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意象图式”与其最有可比性,二者的提出都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此延伸出一种同一性和相似性,它们要研究的都是某种类比关系;第三,“轮廓理论”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相似论”,斯蒂芬·戴维斯曾对其有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他自己的相似论,这二者在解决音乐与情感关系问题时都将“相似”作为关键词,但基维的相似中带有“异质同构”,戴维斯则距“异质同构”较远,更多是一种外形相似;最后,通过对理论自身的分析以及与几种相关理论的比较,本文作者认为“轮廓理论”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解答局限性明显,首先,“轮廓理论”所阐述的三种人类表现特征与人们表现行为的对应略显生硬,其次,用分析美学来描述或反驳异议的做法使“轮廓理论”缺乏正面论证,第三,“轮廓理论”并没有充分解释情感如何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黑箱”的做法无法使人信服。
  第三章进入“情感认知主义”的核心——“升级的形式主义”。这是“轮廓理论”的延伸,也进一步表明了基维的形式主义立场。本章第一节从情感和认知的角度阐明“轮廓理论”和“升级的形式主义”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的来说,“轮廓理论”为情感作为客观属性存在于音乐中的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升级的形式主义”在有了“轮廓理论”这个依据之后,大胆地将“轮廓理论”的结论作为对以往形式主义的“升级”。不同的是,“轮廓理论”的目的是深入情感并解决情感如何存在的问题,而“升级的形式主义”则是基维站在形式主义的立场上以“轮廓理论”对情感问题的解决为基础对传统形式主义的“升级”。在厘清了“轮廓理论”和“升级的形式主义”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第二节接着讨论从形式主义到“升级的形式主义”之间要经历的问题和跨越,指出传统形式主义的局限,探究“升级”的核心——情感属性,深入研究情感属性如何能“升级”传统形式主义。基维对传统形式主义的“升级”有三点:首先,在传统形式主义者看来,用情感术语描述音乐的可能性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升级的形式主义”认为完全可以用情感术语来描述音乐。第二,“升级”后的形式主义可以凭借“轮廓理论”的方法将音乐的情感视为一种听觉属性客观存在于音乐中。第三,传统形式主义的主张和音乐具有情感属性这二者可以兼容,兼容之后就是“升级的形式主义”。第三节从语义学、历史主义、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全面审视“升级的形式主义”,探讨其优势和缺陷。
  第四章进入“情感认知主义”的发展和应用阶段,纯音乐体验诸问题是基维用力较深的部分,他的“情感认知主义”在此部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章主要有三个内容,首先论述基维对三种常见的纯音乐体验模式的分析,同时审视基维的结论:用唤起模式和再现模式体验纯音乐的做法局限明显,相比之下情感认知模式更有效;其次,分析基维对纯音乐的理解和深层诠释问题的意见,在理解问题上,一方面审视基维“理解即有能力进行描述”的观点,将他讨论的“音乐语法”与日常语言相比较,另一方面结合伽达默尔对纯音乐意义的讨论来审视基维理解的不足之处,在深层诠释问题上,结合实例和音乐分析家的理论审视纯音乐的深层结构;第三,关注基维将语言分析用于纯音乐理解的做法的可行性,综合评价基维站在“情感认知主义”立场上的纯音乐体验研究。在纯音乐的理解、描述和深层诠释问题上,基维以分析美学的方法驳斥了几种常见的情感论主张,肯定了认知在纯音乐欣赏、理解等方面的作用。
  第五章转向“情感认知主义”视野下的音乐与文学之争,这是自律论和他律论在音乐与情感关系问题之外的又一个争论,基维站在形式主义的立场上对音乐与文学关系的论述属于一家之言。本章的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视野审视此一家之言,重点讨论基维对音乐叙事学的诘难,在基维看来,对纯音乐的“强”、“弱”叙事学解释在逻辑上是错误的,以麦克拉蕊为代表的“强”叙事学解释者为纯音乐强加情节的做法经不起推敲,而“弱”叙事学者对纯音乐解释的前提就不一定存在,因为纯音乐首先就不具备清晰的情节原型。在基维看来,在纯音乐的解释方面,“强”、“弱”叙事学的合理性还不如“升级的形式主义”。
  第六章综合评述“情感认知主义”的美学价值和理论局限。美学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将分析美学的研究方法成功运用于音乐美学研究;二、温和矫正音乐的传统形式主义;三、跨学科视野拓展了艺术哲学的研究边界;四、既重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又拥有历史研究的视野。理论局限主要有:一、分析美学使“情感认知主义”陷入多重悖论;二、“情感认知主义”并未有效解决形式与情感的矛盾;三、“情感认知主义”对几组对立范畴的处理存在偏差。
  结语部分重点回答本文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一、基维将分析美学用于音乐哲学的研究是否可行。本章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回答,广义上讲,基维的实践打破了分析美学在音乐这门具体艺术门类研究上的沉寂,为分析美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狭义上讲,基维将分析美学运用于音乐美学的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认知科学、经验哲学、语言分析法等多学科理论和前沿成果,多方面丰富了具体问题的研究。二、“情感认知主义”将情感视为听觉属性的调解方式对音乐的情感他律论和形式自律论的“调解”是否有效。本文作者认为,基维作为形式主义“一家之言”的调解是成功的,但是具体到情感与形式、他律与自律之间的矛盾问题上,基维的调解还存在很大争议。
  基维的研究具备很强的跨学科性,对音乐美学的自律和他律的调和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他遵循分析美学反本质主义和追求明晰性的原则,将语言分析方法成功运用于音乐美学的研究,他的成果应该得到更全面的审视,国内音乐美学和前沿理论学者也需要更详实的研究作为参照。本文希望通过对基维论著英文原文文献的研究来准确地把握他的美学思想,与此同时对当代前沿音乐美学理论有进一步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