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6h】

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无牙颌患者特点

2 无牙颌患者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类型与设计

3 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类型与设计

4 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5 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后咬合检测

6 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满意度的研究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实验一 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临床回顾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 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力计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对62例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总结,评估无牙颌病人种植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2、通过对12例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患者进行咬合力计检测,并与12例天然牙列进行对比,探讨全口无牙颌患者应用固定种植修复后的咬合特点,为临床医生对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修复后的咬合情况提供参考。
  方法:
  1、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通过收集200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无种植手术禁忌症,且最终选择和完成无牙颌种植修复的全口无牙颌以及半口无牙颌患者共84例(91个单颌),共304颗种植体。其中随访到62例(68个单颌),共242颗种植体,失访22例,失访率为26.2%。失访原因为无法查找到原始病历记录及无法联系到患者。
  外科手术时视情况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术、上颌窦内提升术、骨劈开、块状骨移植、GBR、单纯植骨术、神经游离术等附加手术,修复采用固定义齿(分段式固定或一段式固定)或覆盖义齿(套筒冠、杆卡、磁性附着体、改良型套筒冠+磁性附着体、杆卡+磁性附着体、球帽、Locator等),通过临床检查软组织健康状况、X线片观测、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对全口种植修复义齿进行评估。
  2、使用Tee-tester咬合分析系统分析在2012-2015年期间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完成的完成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且完成修复至少半年以上的患者12例,并随机选取12例天然牙列进行对比,分析其在牙间交错、前伸、侧方不同(牙合)位咬合力分布的百分比与咬合时间特点,分析全口无牙颌患者固定种植修复后的咬合规律及特点,借以指导临床种植修复调(牙合)。使用软件SPSS21.0对实验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随访到62例病例(68个单颌),共242颗种植体。男性38例,女性30例,平均随访年龄为63.7±11.5岁,平均随访时间为完成种植修复后40.44个月,平均就诊次数为8.11次。种植体脱落9颗,均为覆盖义齿设计。覆盖义齿修复种植体3年平均存留率为93.84%,5年平均存留率为92.09%,固定义齿种植体累计存留率100%。其中种植体周围炎11颗。覆盖义齿改良菌斑指数平均为1.058±0.935,改良出血指数平均为0.442±0.612,探诊深度平均为2.202±1.104,固定义齿修复改良菌斑指数平均为0.98±0.535,改良出血指数平均为0.276±0.402,探诊深度平均为1.424±1.228。16.18%(1/68)的病例未行附加手术;附加手术中以上颌窦内提升术、GBR、骨挤压和单纯植骨术居多。其中上颌窦内提升术11例,占上颌无牙颌的44%(11/25),引导骨再生术17例(17/68,25%),骨挤压16例(16/68,22.06%)。82.4%(56/68)的义齿为种植覆盖义齿,其中覆盖义齿修复中改良型套简冠+磁附着体、套筒冠和磁性附着体是本病例中最常用的修复方式,分别占51.9%(28/54)、14.8%(8/54)和24.1%(13/54)。固定修复为分段式78.6%(11/14)和一段式修复两种21.4%(3/14)。修复后粘膜、修复体及上部结构并发症共39例(57.4%),其中套筒冠50%(4/8),磁附着体69.2%(9/13),改良型套筒冠+磁附着体71.4%(20/28),固定桥42.9%(6/14)。固定修复体平均修理频次为1.4次,覆盖义齿平均返修率1.43次。覆盖义齿平均6.484±4.991分,固定义齿平均为3.226±2.845。
  2、随访12例全口无牙颌病例(14个单颌)与12例天然牙列进行对比。牙尖交错(牙合)中无牙颌固定修复组OT值和咬合力值明显小于天然牙列组。前伸(牙合)中无牙颌固定修复组DT值明显小于天然牙列组。侧方(牙合)中,无牙颌固定修复组OT值和咬合力值明显小于天然牙列组。
  结论:
  1、无牙颌患者进行种植覆盖义齿与固定义齿修复均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成功率。
  2、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失败率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较低。
  3、无牙颌患者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4、无牙颌患者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总体满意度均较高。
  5、咬合接触时间、咬合分离时间、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最大咬合面积时占最大咬合力的受力百分比等参数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咬合正常与否的指标。
  6、前伸(牙合)时,无牙颌固定修复和天然(牙合)组咬合力量均集中在前牙区,前牙所承受牙合力百分比较重,但咬合压力均较小。
  7、侧方(牙合)时,无牙颌固定修复组和天然牙列组侧方(牙合)接触形式除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外还存在其它一些(牙合)型,但仍以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