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三级肿瘤医院肝癌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6h】

某三级肿瘤医院肝癌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资料与方法

3.1 抽样方法与研究对象

3.2 调查内容

3.3 研究工具

3.4 干预措施

3.5 资料收集与分析

3.6 质量控制

4.结果分析

4.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4.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4.3 对照组和干预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4.4 对照组和干预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比较

4.5 干预组和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6 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情况的比较

4.7 生活质量统计分析对比

5.讨论

5.1 连续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术后不良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护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2 连续护理能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5.3 连续护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了住院间隔时间,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5.4 连续护理丰富了护理的内容,扩展了护理的范围,连续护理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5.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因其起病隐匿,一经诊断,仅有20%-30%适合手术切除,有70%-80%中晚期因失去手术机会而只能进行非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发展,肝癌晚期治疗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容易被患者接受而迅速发展。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效果仍然不太令人满意。因微创手术是减瘤术,是姑息性治疗,患者治疗与康复时间长,长期住院不现实且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家庭、医院、社会的持续治疗与护理。连续护理恰好能满足病人持续治疗和护理的需求,近几年已受到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的关注。连续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不仅仅发生在医院,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康复中,帮助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护能力,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已开始对连续护理进行研究,一些医院已在某些科室实施连续护理临床试点,但是目前还未见连续护理对肝癌病人干预效果的系统研究。
  目的:
  建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连续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肝癌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和一般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探讨连续护理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介入科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收住的298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获取完整数据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史、经济状况、住院费支付方式、疾病分期及类型等基本状况进行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知情同意后干预组给予连续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两组人员均接受追踪回访。干预组通过在住院期间及两次住院间隔康复期间实施对疾病认知的干预、手术当日疼痛及其他症状的个体化干预、心理干预、康复干预、家庭主要陪护人员的干预、社会支持干预等。通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生命质量量表、疼痛问卷等工具收集各项指标情况,使用SPSS软件15.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从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期生命质量状况各方面差异。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生存质量随治疗康复时间而变化。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RI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在连续性护理干预组的病人在出院一个月、三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护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体现为自我护理能力、自我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三方面评分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焦虑自评得分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不同时间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出院时生活质量量表统计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出院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肝癌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可明显减轻肝癌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对肝癌病人实施综合的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连续护理延长了患者住院间隔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连续护理建立起护患的理解与信任,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但不可否认,连续护理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超负荷工作的倦怠、护理人员情绪疲劳,人力资源调配及供需失衡、收益分配及主动-被动型护理等,病人对医务人员的护理过分要求,甚至某些付费的项目要求医院免费提供,这给连续性护理的实践造成了阻碍,也是医疗科学工作前进的大不利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后期积极的实践和及时的调整。对于连续护理的建议包括:结合专科医院的特点,可全面开展各科各病种的连续护理。培养护理人员连续护理新理念,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医院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支持开展连续护理模式。连续护理工作应充分调动社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学科人才的密切协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