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型流感嗜血杆菌寡糖缀合物疫苗的免疫活性研究和相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6h】

B型流感嗜血杆菌寡糖缀合物疫苗的免疫活性研究和相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糖

1.2 糖药物

1.3 糖疫苗

1.4 糖疫苗的免疫机理

1.5 Hib病原学

1.6 Hib流行病学特点

1.7 Hib疫苗的发展

1.7.1 Hib荚膜多糖疫苗

1.7.2 Hib结合疫苗

1.8 其他Hib疫苗的发展

1.9 单克隆抗体技术

1.10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半合成Hib糖结合疫苗的免疫学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细菌菌株,疫苗,小鼠

2.2.2 主要试剂以及耗材

2.2.3 主要仪器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流感嗜血杆菌糖蛋白疫苗的合成

2.3.2 动物免疫

2.3.3 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

2.3.4 Hib细菌的培养

2.3.5 Hib细菌的鉴定

2.3.6 Hib细菌菌库的建立

2.3.7 Hib生长曲线的测定

2.3.8 抗血清与细菌的结合能力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疫苗的免疫效果

2.4.2 Hib细菌的培养结果

2.4.3 Hib细菌的鉴定

2.4.4 抗血清与细菌的结合实验

2.5 小结

第三章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体外杀菌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细胞及动物

3.2.2 试验试剂及耗材

3.2.3 主要仪器及其型号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小鼠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3.3.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3.3 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3.3.4 单克隆抗体分型试剂盒检测所得单克隆抗体的亚型

3.3.5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3.3.6 单克隆抗体抗体亚型的验证

3.3.7 单克隆抗体的“杀菌力”实验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结果

3.4.2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

3.4.3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

3.4.4 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

3.4.5 单克隆抗体抗体亚型的验证结果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一类可以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进而会引起继发性疾病的病原菌。根据其有无荚膜,可分为有荚膜型和无荚膜型。无荚膜型细菌通常引起成人和儿童的局部感染;有荚膜型细菌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侵袭性感染。根据其细菌表面荚膜多糖的成分和抗原性的不同,有荚膜型细菌又可以分为a、b、c、d、e、f六种血清型,不能分型者称为不定型型。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的致病力最强,它可以引起败血症,并由此引发脑膜炎、肺炎、会厌炎、蜂窝组织炎、心包炎和中耳炎等。Hib的感染对象主要是5岁以下的小儿,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目前,对于Hib感染的主要治疗是依靠抗生素。然而,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特别是多重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采用疫苗预防Hib变得十分必要,因此该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已有多种疫苗用于Hib的预防并且成效显著,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譬如价格昂贵且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控制等。与此同时,能够对Hib感染进行早期检测,以便给予及时的处理,对于实施有效的治疗、防止Hib的扩散及降低由感染引发的后遗症都是非常必要和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目前还缺乏特别有效的Hib检测方法。
  古巴科学家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获得了Hib细菌荚膜多糖的寡糖片段,并成功地将其应用研制新型的半合成Hib疫苗,证实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该疫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一研究表明了化学方法制备的具有单一结构、质量明确、安全性优良的寡糖抗原用于研发疫苗的可能性。此外,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今以此技术为基础研发特异、高效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这一领域得到飞速发展,这为我们发展可以实现Hib感染早期检测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提供了可能。
  本课题的终极目标是研发针对Hib的新型糖疫苗,同时研发可用于Hib细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为此,本课题组先后合成了以Hib的细菌荚膜多糖,即多聚核糖基核糖醇磷酸酯(PRP)的重复片段为基础的七(Hept)、九(Nona)和十一(Undeca)聚糖,并将它们与作为载体蛋白的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偶合,形成糖蛋白结合疫苗Hept-KLH、Nona-KLH和Undeca-KLH。本论文对这些糖蛋白结合疫苗进行了全面的免疫学评价,并检测了其抗血清与Hib10211菌株的结合力。同时,还用这些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小鼠,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各获得了针对Hib表面荚膜寡聚糖的单克隆抗体,鉴定了该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并在体外检测了单克隆抗体识别和杀伤Hib细菌的能力。
  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三种糖缀合物中,Nona-KLH的免疫效果较其它两种糖缀合物强,经过四次免疫之后,小鼠产生了很高的抗体滴度,特别是具有保护作用的IgG1免疫球蛋白,以及T细胞依赖型的免疫反应。抗血清与Hib细菌的结合试验显示,抗血清可以与Hib10211细菌进行特异性结合。用Nona-KLH对小鼠进行免疫后,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获得了一种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对其进行抗体亚型分析以及SDS-PAGE、Western blot等分析的结果均显示该抗体为IgM亚型。体外杀菌实验表明,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该单克隆抗体可以介导明显的补体依赖型“杀菌”效果。本研究证实了合成的多聚核糖基核糖醇磷酸酯重复片段的寡聚体与载体蛋白所形成的缀合物可以诱导有效的免疫反应,从而为研发新型的Hib糖疫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同时,所获得的可有效识别Hib细菌的单克隆抗体有可能为Hib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