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合专项补助资金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实证研究
【6h】

新农合专项补助资金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一直侵蚀着我国广大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劳动力素质及生活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进行的艰难的探索。最近几年,中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了对卫生领域的公共投入,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逐年提高,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但仍有部分地区保障能力不足。2009新农合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当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要达到100元/人/年,中央财政要保证参合居民达到一个全国最低人均筹资水平,即新农合是中国农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底线,也是国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底线。在此背景下,考察中国相对困难地区新农合专项资金的到位及使用情况,探讨新农合专项资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保障程度,对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运用公共财政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新农合专项资金的政策保障目标,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采取典型抽样方法,选取西部地区宁夏自治区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地区;继而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样本地区中抽取西吉、彭阳和青铜峡3个样本县,共抽得9个乡镇和13个行政村;以每个县的新农合管理机构和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与分析。
   本研究发现宁夏新农合专项资金基本能够及时足额到位,但运行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层医疗机构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能力不足,影响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果。表现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及药品供应网络存在漏洞;二是新农合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问题严重。这主要由于新农合资金管理机构的资源配置缺失限制其监管能力,另外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归属还处于过渡时期,这些问题削弱了新农合监管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相互制衡关系中的谈判能力。
   本研究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新农合政府筹资长效机制,杜绝新农合在可持续筹资中存在的隐患;二、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服务质量,提高新农合资金使用效率,主要通过加强农村现有的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职能,根据农村卫生发展需要定向培养人才来实现;三、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主要从完善新农合监管体系、加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制约关系三个方面来实现;四、构建新农合法律保障体系,以立法的形式给予新农合更有力的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