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
【6h】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青少年要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随着国家《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发出,各级各类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学科和课程建设进入快速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阶段,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体育科研人员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激情。2007年以来,关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和层次几乎涵盖了阳光体育的各方面。然而,阳光体育及其科学研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有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水平、国家政治背景和政策、传统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改革影响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缺乏专门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故此,本研究大胆提出以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开展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本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积累素材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进行要素筛选,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数理统计法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为指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模式及其优越性。非指导性阳光体育运动以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为启示,提出以下四个基本要求:第一,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横向、纵向迁移,提倡开展意义学习;第三,通过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改善教师态度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和学习格局;第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广泛的开展素质教育。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应用这些方法适应变化的学习情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非指导性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非指导性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经济、政治、伦理和科技的可行性,值得推广。本研究对非指导性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文中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现调查结果,同时附以文字分析,更加详细直观。具体进行了三方面的调查:一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项目和参与大学生人数的调查;二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形式的调查;三是对阳光体育运动效果评价的调查。通过对结果、意义、影响、效果的不足进行分析,再与非指导性阳光体育在这三方面的优越性进行比较,得出非指导性阳光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结论。
   总之,非指导性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之而来的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争议。广大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到担负的国家责任。他们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大职责,同时也是中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的建设者。只有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同时强盛的新一代才能成为中国稳健发展的建设者。非指导性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当今大学生身体、思想、心理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